农业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本项成果研发了秸秆青贮饲料菌剂,提高了乳酸/乙酸比值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增1倍);研制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等堆肥复合菌剂;筛选出秸秆还田腐熟类芽孢杆菌4株,纤维素酶活性增加153.0%,腐解率提高1.4倍。改进了秸秆裹包拉伸膜设备,增强了封闭性,避免了二次发酵;研发青贮饲料新品种5个,饲料报酬率提高19.5%;优化了秸秆青贮发酵菌剂调控工艺与方法。形成农业秸秆源功能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控制了有害物质含量,重金属降2倍以上,突破了秸秆有机肥养分低的瓶颈,总养分达5.6%以上。突破了后茬耕作与保苗难题;诠释了土壤氮氨硝转化比降14.2%的减氮稳产机理;首次阐明天敌蜘蛛控稻飞虱降11.8%的机理;首次建立“4+1”型秸秆还田综合效应评估方法。
通过产业化示范、田间现场指导、集中授课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在我市郊区县、光明食品集团下属农场、江浙等地推广应用了秸秆生物菌剂处理、青贮饲料制备、生物有机肥料研制和秸秆还田生态调控等技术。近3 年来,年产秸秆源生物有机肥1.2万吨,秸秆青贮饲料30万吨,秸秆还田生态调控技术320多万亩,三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8亿元。本项目技术成果在“上海鼎瀛农业有限公司”和“上海练科有机肥料厂”等企业应用,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员和农业种植大户,提升了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的秸秆还田调控技术和环境保护意识,保护了农业产地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生产的健康和稳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获奖情况: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
主持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参加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农业技术中心 上海练科有机肥料厂 上海鼎瀛农业有限公司
获奖人员:吕卫光 邵涛 宋科 黄超 郑宪清 李双喜 张翰林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