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又传捷报
3月24日,备受瞩目的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传来捷报。我院生态所周文宗研究员指导奉贤中学的中学生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二等奖1项(获奖课题:枝角类作为黄鳝仔鱼开口饵料对黄鳝存活及生长的影响),三等奖1项(获奖课题:小龙虾的血浓于水-护仔行为研究);指导曙光中学的中学生获二等奖1项(获奖课题:水深对黄鳝吃食的影响),继去年获奖零突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孙小淋指导奉贤中学的中学生“不同除草剂的种类及浓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获得二等奖,指导格致中学的中学生“上海奉贤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比较试验”获得三等奖。
2015年至2018年,周文宗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指导奉贤中学和曙光中学学生在黄鳝、小龙虾、水蛭等行为生态学方面开展课外研究,将趣味性和严谨性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累计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板块一等奖1项,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被奉贤区少年科学院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秉承寓教于乐的思想,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设计试验方案,并带学生共同完成试验过程。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积极性也高,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主动到农科院做试验。在试验报告的完成过程中,从指导学生文章的数据处理到PPT的制作,都与学生反复沟通、推敲。学生捷报的传来,老师获得的不仅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园丁劳作后的喜悦。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上海市科协、市教委、市科委等十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美国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简称ISEF)的地区赛。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推动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涌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