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首个“全国科普月”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2025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我院生物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围绕“生物育种发展与应用”等主题开展5场科普活动,进行生物育种技术新进展与应用等农业科技科普宣传,帮助广大市民拨开生物育种认知迷雾,筑牢农业生物安全防线。
社区活动中,生物所科研人员分别于6日和8日前往普陀区万里街道与石泉路街道,为当地居民开展“转基因作物快速检测体验”科学实验与 “生物育种与农业生物安全”科普讲座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转基因大豆的试纸条检测实验和“转基因玉米培育实验”与“转基因成分检测实验”科普VR沉浸式体验。居民们踊跃参与,反响热烈。
院校活动中,生物所科研人员于19日在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开展科普讲座。通过互动问答,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辟除谣言,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生物育种相关知识的窗口。
生物所科研人员于21日赴松江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参加2025年首届长三角现代农业科技科普展。生物所在农业科技融合体验区设置了农业生物育种VR体验、农业科普互动游戏等项目,让观众“亲历”农业生物育种研发与检测的全过程,拉近农业科技与大众生活的距离。
9月26日,生物所举办首届农业转基因检测体系青年学术交流会,现场展示“转基因10大谣言”科普宣传册、“揭开基因之谜”与“为什么我们需要转基因”系列科普图书、科普扑克等系列文创产品,并播放农业转基因科普视频。
活动中科普宣传册与文创产品等的制作得到了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农业科技科普宣传—生物育种发展与应用科普宣传活动”、上海市科委“科普与科技传播”项目“生物育种,安全视界”科普传播创新行动、闵行区科委科普项目“‘绿色棉花’系列科普活动”的支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