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科研动态

中国(上海)国际藜麦创新中心成功召开第一届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十五五”规划专家论证会

来源:生物所 宋丽莉 发布时间:2025-08-25 10:32:1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8月22-23日,由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藜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一届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十五五”规划专家论证会在沪成功召开。23日上午,来自上海市农委、市科委、市财政局、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委会、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江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副院长赵志辉和沈晓晖出席会议。会议由我院科研处处长刘佩红主持。

c10e5060faa74941990c80a3484a0a25.Jpeg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院士对两大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藜麦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未来粮食”,亟需开展跨学科、跨国界的协同攻关,并强调中心应聚焦产业瓶颈精准发力:一是立足上海开放优势,积极引进藜麦原产地种质资源,加快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纯系化;二是集成先进生物技术,加速选育优良品种并推动其产业化应用;三是针对不同生态区研制配套的抗逆栽培技术规程;四是强化科企合作,推动成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五是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打通育种、栽培、加工等全链条,把中心建设成上海农业“新亮点”、乡村振兴“新引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藜麦科创高地。

edb702bb7447494bae7eefd2790e1b3f.Jpeg

蔡友铭代表我院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立足上海这座开放、创新、包容的特大城市,中心作为我院第二个国际合作平台,应秉承“科研立本、开放协同”的理念,深耕藜麦种源精准鉴定、良种智能选育、绿色高效栽培、精深加工利用及营养健康评价等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树立全球藜麦创新标杆,并期待社会各界携手培育藜麦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与营养健康产业升级。

6e1bca0e082b46a0ab70000723ec06b5.Jpeg

刘佩红宣布了中心第一届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名单。蔡友铭为到场的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赵志辉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韩斌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d10eb25c2e934645bfce7fc1059e056b.Jpeg

7bc3976db3384461834eed1d91bdeea2.Jpeg

733a3d65d6f2496d83c95e398fb4f40d.Jpeg

在随后举行的“十五五”规划专家论证会上,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成洪汇报了中心“十五五”规划,规划明确了中心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围绕藜麦全产业链开展科技创新,推动藜麦产业化升级的总体目标。与会专家对中心“十五五”规划进行了深入论证,一致认为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任务具体、措施可行,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藜麦产业发展趋势。赵志辉表示,管委会将统筹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委员们一致承诺,将从团队建设、基地升级、国际合作等方面给予中心全方位支持。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分别从基础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为中心发展把脉定航。中心主任沈晓晖致谢,并表示将带领团队以开放、创新、协同、共赢的理念,全力打造中心成为引领全球藜麦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中心。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心建设正式迈入规范化、国际化运行的新阶段。中心将在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持续汇聚各方力量,团结带领全体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实现 “十五五” 规划目标,为推动我国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院科研处、财务处、生物所负责人以及中心科技人员参加会议。

960e99c945ab4e3ca1160b856a736a00.Jpeg

会议期间,展示了中心与上海传奇臻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藜麦系列产品,获得领导与专家高度好评。

9215239fb06647578e51f272fe767a2d.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