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为媒架桥梁 沪晋携手拓新局
我院调研团赴山西大学探寻合作新路径
为深化沪晋两地协作,以特色农作物为纽带开辟合作新赛道,7月31日,院党委副书记刘红携生物技术研究所相关领导、科技人员组成调研团,赴山西大学开展专题调研,聚焦以藜麦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沪晋协同发展等议题,探寻院校、沪晋联动的新可能。山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岩接待调研组一行。
调研团首站走进山西大学校史馆,在校史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校史综合展览馆以及校史人物、学院学科、“双一流”建设3个专题展览馆等,了解了山西大学百年学府历史的深厚底蕴,感受其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的奋进精神。随后,调研团参观了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了解了山西大学杂粮研发相关内容。科研团队多年深耕藜麦等杂粮育种、种植技术改良及深加工研究,调研团成员直观感受到了以藜麦为代表的杂粮产业的广阔前景。山西有适宜藜麦生长的高原气候,上海有消费市场和深加工技术优势,而高校的科研力量正是打通“种植—加工—销售”链条的关键。依托中国(上海)国际藜麦创新中心,借助两地资源与高校技术的结合,藜麦将有望从“小众杂粮”变身“合作爆品”。
座谈会上,孙岩就学校的整体情况、发展成果以及未来规划,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特别介绍了山西大学在智慧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成果。他表示,此次交流让“藜麦搭桥、沪晋联动”的思路更加清晰,山西大学将发挥学科优势,为沪晋藜麦产业合作提供“定制化”技术服务,为沪晋合作开辟一条特色鲜明的新赛道,下一步将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各项共识落地见效。
刘红对我院的发展现状、科研成果以及未来规划进行了全面介绍,并表示此次调研为深化院校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推动院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尽快让科研成果落地见效。
随后,双方参会人员就学科交叉、项目人才、学科未来布局、导师队伍建设、农产品对接、藜麦产业合作等展开深入探讨。山西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吕宏伟表示,双方合作点多,将细化深化双方合作方向,从学生联合培养、导师互聘入手,以项目推动、人才培养为纽带落实合作。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施标表示,以中国(上海)国际藜麦创新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加强在农业生物技术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其他参会人员一一发言,深入交流,并达成了依托高校提供技术支撑,以上海为枢纽,沪晋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开发适合市场的健康食品;搭建 “藜麦产业人才共育平台”,高校培养技术骨干,为上海企业培训深加工研发人员,推动两地人才双向流动;针对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等多项共识。
山西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国内合作与交流处、生命科学学院、合成生物学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