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农业转基因检测体系青年学术交流会在沪成功举办 聚焦检测创新与青年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关键时期,首届农业转基因检测体系青年学术交流会于9月25-27日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检测创新,青年使命”为主题,汇聚了全国转基因检测领域的青年骨干与专家力量,为行业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会议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办,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晓晖,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检定处处长陈红,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友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科学技术处二级调研员田吉林和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检定处付伟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沈晓晖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策源高地,高度重视生物育种及其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转基因检测是生物育种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支撑与信任基石,如同“火眼金睛”和“标准尺规”,连接着实验室与田间、研发与监管、科学与公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我院将持续强化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支持青年人才担当主力。
陈红以“三个看见”为切入点,充分肯定了青年科技人员在转基因检测事业中的“硬核支撑”作用,强调了成立青年委员会是应技术变革、破解人才断层的关键举措,希望青年委员会能够与时代同频,做传承者、开拓者、实干者,为行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王友华表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将持续支持青年委员会的工作,期待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生物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积极作为。
开幕式由生物所所长施标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章程》,正式成立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成为本次会议的标志性成果。委员会委员由40名45周岁以下的青年和10名转基因检测领域内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旨在搭建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人才培养、发现、举荐平台,促进转基因检测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委员会下设五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聚焦前沿检测技术动态跟踪、产品研发评估、检测技术和装备攻关、检测政策研究、宣传与推广等方向,扎实做好“产品、技术、装备、政策、人才”五大储备,为我国转基因检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设置主旨报告与青年学术交流环节,分别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付伟、生物所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研究中心主任吕贝贝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谢传晓研究员、《生物技术进展》编辑部主任刘莹分别以“玉米生物育种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传播农业生物技术前沿成果”为题,分享行业前沿动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6名青年代表,围绕新型核酸酶、非硫醇化球形核酸材料及基于理性裁剪的双功能适配体传感器在转基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超多重数字 PCR 关键技术进展等主题作报告,同时将视野延伸至病虫害生物安全防治等关联领域。
闭幕式由生物所书记白冰主持。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施标作总结讲话后落下帷幕。施标代表承办单位向指导单位、协办单位及全体参会代表致以衷心感谢。他强调,生物技术是当代农业科技竞争的核心,转基因检测则是确保其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石。未来,生物所将全力支持青年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开放共享科研平台与资源,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营造更优质的环境。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和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不仅为领域内青年人才提供了专业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化形式整合了全国青年科技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来自全国42家部级转基因检测机构及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青年科技骨干代表,以及我院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与科技人员100余人参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