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所水生生物团队在亚洲黄鳝群体进化关系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我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水生生物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炜团队合作,对国内外37个地区的野生黄鳝群体进行测序分析,明确了亚洲地区黄鳝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和群体进化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科院一区SCI期刊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IF=4.4)上。
黄鳝(Monopterus albus)被公认为中国最具经济价值的特色淡水鱼类之一。然而目前缺乏利用全基因组分析手段对黄鳝种群遗传学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对来自亚洲37个地区的559份黄鳝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识别出8271万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揭示了黄鳝种群中存在多重遗传结构断裂。通过系统发育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相结合,辅以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热图,在宏观层面将亚洲黄鳝划分为三大类群,并推测它们分别属于黄鳝属的不同物种。并基于现有数据分析了黄鳝的进化起源,推测其起源于孟加拉国所在的南亚次大陆。本研究明确了黄鳝种群的进化历史与遗传多样性,以及可能影响其适应性的选择机制。研究成果将为解析黄鳝遗传结构提供新视角,旨在为未来黄鳝遗传多样性保护管理及优质种质筛选奠定基础。
我院生态所副研究员吕巍巍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生态所周文宗研究员和中科院水生所胡炜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等项目支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