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服务>详细内容

2025年上海市基层骨干农技人员科技支撑玉米绿色生产技术培训班顺利举办

来源:作物所 作者:王慧、孙萍东 发布时间:2025-10-14 08:54:51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围绕本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稳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定位,提升玉米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水平,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科技支撑,10月9-13日,2025年上海市基层骨干农技人员科技支撑玉米绿色生产技术培训班在沪举办,全市9个涉农郊区农技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等50余名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活动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和我院共同主办,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承办。作物所副所长郑洪建研究员主持了开班仪式,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王慧研究员全程负责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

来自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9位专家围绕粮食单产提升及玉米全产业链发展进行授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水肥一体化技术简介及应用、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绿色防控、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鲜食玉米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鲜食产业发展与育种动态、鲜食玉米采后保鲜与主要加工技术、鲜食玉米绿色生产技术与主推技术等。

06f7ba4a945843d5aa05e94aa6082431.Jpeg

237487d75c754d318f29e8e6a7cf3d91.Jpeg

培训班综合运用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学员们走进奉贤区上海王超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青村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站、上海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及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永胜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等基地实地参观了解真正“长在地里、用在实处”的科研成果。

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作为2025上海农民丰收节奉贤分会场,琳琅满目的农业科技成果,品种繁多。在特用玉米展台前,学员就“申科甜糯99”“黑金699”等品种热烈讨论,这些品种在市郊大面积推广种植,深受广大种植户和市民的喜爱。上海奉贤王超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金山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种植了“黑金699”“申科甜811”“申科甜糯99”等鲜食玉米新品种,突出的耐高温特性和良好的抗性表现,叶片浓绿、结实饱满,田间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分享了水肥一体化、缓释肥提升鲜食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等先进的经验与创新模式,深受学员的欢迎。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永胜村的玉米秸秆创意利用拓宽了学员视野,在永胜村指尖创艺坊,学员们惊讶地发现,玉米秸秆摇身一变成了时尚雅致的手工艺品,从收纳筐到如今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玫瑰花、以玉米叶为原料制作的国风点翠发簪等时尚单品,这些秸秆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玉米叶子能做成精美的饰品,不仅是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是农业价值链的延伸,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积极探索本地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在浙江省农科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学员们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硬核”力量,一台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检测系统正在运行,该平台集成了龙门自动定位单元、多种光学成像阵列以及智能数据处理平台,可高通量、自动化地采集田间作物地上部表型数据,为农业精准研究提供关键支撑。从“会种”到“慧种”的转变,生动呈现在学员们眼前。

培训过程中设置专家答疑环节,让学员们随时与专家交流,真正做到“带着问题来,抱着答案回”。学员们认为,这种“理论授课+现场观摩”的培训方式,既更新了知识体系,又拓宽了技术视野,为今后推广玉米绿色生产技术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未来将这些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未来的工作中,纷纷表示将做好鲜食玉米产业升级的“推广员”,将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智能播种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带到田间低头,做好产业升级的“领航员”,用全产业链的思维指导生产,同时做好种源创新的“宣传员”,积极推广自主培育的优良品种,共同为上海鲜食玉米产业的绿色化、优质化和品牌化发展贡献力量。

067c98a83c9c4befa1fc20ba05c5e8c6.Jpeg

f9276e6190394f909fb9729eeef37f59.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