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当好国家生物安全的“守门人”,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成立

来源:东方城乡报 施勰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8 10:27:1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我国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关键时期,一群青年科学家正致力于打造识别生物技术产物的“火眼金睛”,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当好国家生物安全的“守门人”。

今天(9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指导,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办的首届农业转基因检测体系青年学术交流会,在沪召开,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宣布成立。该委员会将构建集学术交流、技术攻关、政策研究和科学普及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旨在充分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为保障国家生物安全、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的青年力量。

9c7de0bd1314460aaa202af7192c69ef.Jpeg

42家部级转基因检测机构及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青年科技骨干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构建生物安全信任体系

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正如新冠病毒检测需要精准的PCR技术,转基因检测同样需要一套可靠的“身份认证”系统。不同的是,后者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既要识别传统转基因成分,又要甄别基因编辑产品微小的基因变化。

“转基因检测体系是技术体系,更是信任体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晓晖指出,这道关卡连接着实验室与田间、研发与监管、科学与公众。在他看来,转基因检测体系如同“火眼金睛”和“公平尺子”,是确保生物育种研发精准高效、产品安全可靠、监管科学透明、市场公平有序的核心技术支撑,更是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基石与保障。

bad4efe0ef59467fa8e764002511e821.Jpeg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始终将农业生物安全研究,特别是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发置于学科建设优先位置。该院依托多个国家级与省部级平台,汇聚研发团队,持续开展转基因成分精准快速检测、环境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攻关与标准研制工作。

根据大会审议通过的《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章程(试行)》可以了解到,该委员会是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直接管理下的非营利性青年学术组织,新成立的青年委员会创新性设立了五个专项工作组,如同五个功能各异的“传感器”,分别围绕前沿检测技术动态跟踪、生物技术产品研发评估、检测技术和装备攻关、生物基础产品检测政策研究和科学宣传普及推广等开展工作。

这种系统化布局回应了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生物育种产业筑起安全屏障。

青年力量:从“生力军”到“主力军”

会议宣布,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员付伟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来自黑龙江省、上海市、四川省、天津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温洪涛、吕贝贝、代晓航、兰青阔、郭春景、汪小福等科技人员担任。委员会成员均由45周岁以下,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构成。

b4e1264f200a43b1826137fa6f72e47e.Jpeg

“青年科技人员是转基因检测事业的硬核支撑。”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检定处处长陈红表示,转基因检测是保障生物安全的技术,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公平手段,更是回应公众关切的科学依据。在这条战线上,青年同志始终是最活跃的战斗员。青年工作者奋战一线,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担当。此次青年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创新的舞台,应对技术变革的迫切需求。他希望年轻人才要提高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成为技术迭代的探索者。

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农业转基因检测领域的青年科技力量进入了有组织、系统化的新阶段,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科技力量。

付伟代表青年委员会表示,首届委员会将聚焦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重大需求,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建强五个专项工作组,确保委员会系统化、常态化、实效化运作;激发技术创新活力,组织青年力量在新型检测技术研发、国产智能装备攻关等方面寻求突破;搭建多元成长平台,通过青年学术交流会、“转基因检测青年微讲堂”等形式促进人才成长;同时强化智库功能,深入开展政策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青年智慧。

6d8314c71ee442ba96b759a11a44ef51.Jpeg

青年委员会计划于年内启动首个年度工作计划,各专项工作组将立即开展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技术革新

会议聚焦快速检测技术、基因组编辑产品检测、环境与食用安全评价等热点难点,汇聚了全国优秀青年代表的最新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谢传晓研究员以“玉米生物育种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题,《生物技术进展》编辑部主任刘莹以“传播农业生物技术前沿成果”为题分别作主旨报告。随后,1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学者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分享的技术进展描绘出转基因检测的未来图景。

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程楠教授介绍了“转基因快速检测中非硫醇化球形核酸的应用研究”技术,该技术简化了制备流程、加快了检测速度;复旦大学博士后徐刚伟介绍了“超多重数字PCR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龙佼介绍“基于功能核酸的基因编辑牛分子特征检测新技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晁盛茜助理研究员分享了“植物健康的关键调控者与生物防治新前沿”等成果。这些研究显示,转基因检测技术正朝着更快速、更精准、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检测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

同时,与基因检测相关的企业也在现场展示了一系列新型设备与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还实地参观了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实验室及相关生物技术企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农业转基因检测青年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不仅为领域内青年人才提供了专业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化形式整合了全国青年科技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