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区共建】共商蔬菜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新路径
金山区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现场会暨“百里菜园”建设成果交流会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蔬菜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菜篮子”稳定供应,金山区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现场会暨“百里菜园”建设成果交流会于5月15-17日举办。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行业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约150人参会,共同探讨蔬菜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新路径。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志辉和沈晓晖,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书记沈文,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蔬菜办主任翟欣、四级调研员贺凌倩,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沈悦,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建勇等领导出席交流会。
近年来,金山区以先行县共建为抓手,依托国家和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力量,在蔬菜产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沈晓晖指出,金山区要强化技术迭代,加快基因编辑、智能农机等前沿技术应用,探索无人农场、AI决策系统在金山落地,进一步降低人力依赖,提升生产精准度。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提升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在栽培技术创新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蔬菜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同时,要深化协同创新。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机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延长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探索长效推进机制,创设政策引导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打造集生产、科普、观光于一体的高质量应用场景。此外,要加强人才引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骨干。还要吸引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参与金山蔬菜产业发展,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交流环节,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害防控岗位专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刘勇研究员,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项朝阳教授,智能化作业岗位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吴华瑞研究员,菜田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专家、沈阳农业大学刘玉凤和产地环境综合治理、中国农业科学院高淼研究员分别作“蔬菜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蔬菜品牌建设现状与困境”“蔬菜减人工生产技术”“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绿色防控”“蔬菜产地废弃物综合治理策略”等主题交流。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专家分别针对金山区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上海市绿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上海地区设施菜田地力监测情况、松江区稻茬秋冬菜根肿病现状及对策开展交流。
现场还举办了番茄新优品种品鉴及颁奖仪式。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综合试验站和衡阳综合试验站提供的品种‘376’‘T24-36’和‘红太狼’获番茄(大果型)最佳果型奖;华中农业大学、烟台综合试验站、长沙综合试验站及济南综合试验站和上海综合试验站提供的品种‘ZZH10’‘2304-29’‘2010’‘品番182’和‘申粉100’获番茄(中果型)最佳风味奖;中国农业科学院、温州综合试验站和杭州综合试验站提供的品种‘中樱175’‘瓯秀红樱1号’‘浙樱粉1号’获得番茄(小果型)最佳风味奖。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上海思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金山区番茄研发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在上海思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会专家实地观摩了体系专家的优质设施茄果类新品种107个(其中番茄品种61个)、绿叶菜新品种36个,这些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提升了金山蔬菜市场的竞争力。在金山区番茄研发中心,展示了众多蔬菜产业体系内高效技术集成:通过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金湘玉”高效栽培技术,通过优化种植流程、合理密植等措施,显著提高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等。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操作演示等方式,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各项技术的实际效果。现场还开展了蔬菜新优品种展示品鉴,涵盖番茄、茄子、辣椒、青菜等,共200余个品种。大家通过品尝,从外观、口感、风味等多个维度作出评价,为后续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意见。
此次会议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指导,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思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及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