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种质资源的评价技术和创新利用研究
二О一七年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针对我国非洲菊品种都来源于国外,国内种质资源来源单一、评价利用技术薄弱的现状,多方合作,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技术标准研制、种质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摸清了环境条件对表型数量性状的影响,并对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分级和形态多样性的分析。研究了地栽、浅植、深植三种栽培方式下花发育阶段、测试时期、栽培方式对其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影响,对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分级和形态多样性的分析,确定了非洲菊表型性状的评价方法。
2.建立了非洲菊种质资源评价的系列技术标准。研制和颁布了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非洲菊》,该标准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制定了《非洲菊新品种DUS测试操作技术规程》,编写出版了《非洲菊新品种DUS测试性状照片拍摄规程》,提高了非洲菊新品种DUS测试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3.创制了一批非洲菊新种质。立足筛选出来的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经过杂交选育,研究基本的遗传规律,创制一批新种质,优选2个非洲菊新品种,分别通过品种认定和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通过本项目实施,研制并颁布农业行业标准1项,编辑出版编著1本,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篇,育成新品种2个。
本项目摸清了环境条件对表型数量性状的影响,建立了非洲菊种质资源评价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标准,创制了非洲菊的新种质,选育了非洲菊新品种。为非洲菊的资源管理、品种管理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