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标所科技人员赴云南开展川贝母、滇重楼测试指南的合作交流
质标所科技人员、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副主任陈海荣研究员应云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邀请,赴云南开展贝母属、滇重楼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工作的合作交流。
5月21-22日,在张国武董事长的陪同下,陈海荣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章成君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梁艳丽教授一同到云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香格里拉市天泉川贝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川贝母种质资源圃和贝母属测试指南的研制进展,对指南的适用范围、提交繁殖材料的要求、以及测试性状和测试方式方法的选择进行了交流。初步拟定指南的适用范围为贝母属可供人工栽培的种,如川贝包括的6个种、浙贝母等;提交繁殖材料的要求初步确定为四年龄的鳞茎,确保播种当年能正常开花结实。
5月23日,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昆明)分中心副主任刘艳芳研究员陪同下,陈海荣研究员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李唯奇研究员团队就滇重楼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进一步研制工作开展合作交流,共同约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滇重楼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性状观察和图片采集,使测试指南尽快通过审定并进入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大家还并就《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三七》部分测试性状的疑问、四倍体三七新品种申报植物新品种权事宜进行了讨论。
期间,陈海荣研究员还参加了由香格里拉市天泉川贝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云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北理工智汇众创空间承办的“云南川贝母产业发展研讨会”,并受聘为香格里拉市天泉川贝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
通过本次合作交流活动,解决了贝母属、滇重楼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过程中的问题,加深了上海分中心和天泉公司、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拓宽了视野,扩大了交流,为下一步主动承接云南高原特色中草药的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