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森公司联合院食用菌所开展科普开放日活动
9月23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上海市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管理中心、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菌物学会菌物科普委员会、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以“多姿多彩的蘑菇”为主题的科普开放日活动在院食用菌研究所举行,全市的近百名市民冒着大雨前来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设置了食用菌科普讲座、科普视频和产品品鉴活动区域,并在国森公司开展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展示和采摘活动。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主持活动开幕式,给大家宣讲了国家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来宾介绍了食用菌所的发展历史。
食用菌所副所长刘艳芳研究员作了《走进神奇的蘑菇世界》的科普讲座,使公众认识了蘑菇,了解到蘑菇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以及蘑菇是餐桌上的美味,优质蛋白的来源。杨瑞恒副研究员和李传华副研究员分别作了《上海的野生大型真菌》和《上海毒蘑菇及中毒类型》的科普讲座,带领公众走进多姿多彩的蘑菇世界,使其了解上海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和食药用菌分布情况。杨慧实验师作了《蘑菇的“诺亚方舟”》的科普讲座,介绍了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和上海市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管理中心在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支撑作用和工作成效。
来宾们认真听取报告,特别是小朋友对蘑菇科普知识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专家的精彩报告加深了大家对食用菌种类、食药用价值、资源保护重要性的了解,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
在科普视频区,工作人员向大家播放了《香菇的一生》、《谣言止于科学食用菌甲醛超标不可信》、《魔都寻菇记》、《最美的菌子-竹荪》等科普视频,吸引了大批的小朋友前来观看。在产品品鉴区,工作人员向来宾展示了近年来食用菌所研发的食用菌加工产品,并邀请大家现场进行品尝,其中玉米猴头菇饼干、猴头菇软糖、菌菇月饼、灵芝多糖口服液以及香菇脆片等产品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展示区,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朋友们展示了保藏食用菌种质资源的设施设备和保藏,让小朋友们亲眼看见了“蘑菇的种子”。
在采摘活动区,国森公司总经理李正鹏带领来宾参观了展示厅和出菇房,并介绍了食用菌所在新品种选育、工厂化栽培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食用菌所郭婷博士为大家展示了食用菌的标本,并介绍了如何制作真菌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等内容。张劲松在菇房给小朋友们讲讲述了红托竹荪的生长过程,展示了灵芝子实体并让小朋友真实感受了神奇的灵芝孢子粉。期间,小朋友们还动手采摘了活体香菇、红托竹荪、平菇,并将竹荪蛋带回家观察其生长过程。
国森公司通过此次科普活动,一方面展示了农业丰收背后的科学力量,增强了大家在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安全和营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为公司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