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才队伍>助跑计划

助跑计划

  • 刘建雨,女,副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科研人员。201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香菇、金针菇等食药用菌分子遗传育种工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7),获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项(5),主持上海市市级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13项,参与获得上海市认定新品种2个,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一类期刊论文6篇,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主持获得发明专利2项。
    2021-05-20
  • 张赫男,女,1983年9月生,博士,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上海市农委重大课题等多个项目。研究方向为珍稀食药两用真菌的开发和利用,聚焦桑黄、猴头菇优质种质资源的选育,功能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合成机制系统研究。近五年来,在Carbohydrate Polymers,Food chemistry,Process Bio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Scientific Reports,Molecules,...
    2021-05-20
  • 张丹,男,助理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成员。2011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及菌种质量控制研究。工作以来先后主持上海市市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上海市各类项目12项,入选2019年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人才类助跑计划项目;已主笔发表食用菌遗传育种相关研究论文9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主持5项;主持选育了上海市认定金针菇新品种1个,参与选育市级认定香菇新品种2个。参与的项目“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获得2016年度上海市技...
    2021-05-20
  • 杨瑞恒,博士,副研究员,食用菌遗传工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5年7月至今,任职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从事食药用菌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重要基因功能解析研究,通过挖掘食药用菌组学大数据,阐明食药用菌在生物演化、种群发育和菌种育成等方面的规律,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农委以及农科院项目等8项,2017年获得助跑计划资助,并在最终考核中获得优秀;发表论文45篇,SCI论文22篇。
    2021-05-20
  • 男,高级农艺师,1986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奉贤庄行试验站站长。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草菇、香菇、桑黄、杏鲍菇等珍稀食药用菌工厂化栽培,品种推广与技术服务以及野生珍稀食药用菌驯化栽培工作。负责运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庄行草菇基地、参与管理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食用菌工厂图纸设计、设备选型、人员管理、生产运作及产质量提升等。主持设计并建设6家食用菌工厂,参与扩建、改造5家...
    2021-05-20
  • 张津京,女,1985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14年12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其栽培生理研究,主笔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获授权专利2项,主持市级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和面上项目1项。
    2021-05-20
  • 李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风味形成机理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先后主持和参与上海市自然基金、农委重点攻关等项目研究工作。主笔发表学术论文20篇,SCI论文8篇。
    2021-05-20
  • 冯杰,男,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佐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术与发酵工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食用菌协会药用真菌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以生产活性因子为目标的真菌发酵过程调控及代谢机理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农科院院级项目各1项;2019年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获得者。已主持完成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市农委成长计划,市农科院助跑计划各1项。作为主要科技骨干,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和上...
    2021-05-20
  • 于海龙,博士,副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菌物学会香菇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方面的研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栽培岗位核心成员,获院第一批助跑计划资助,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科技兴农项目1项、上海市农业系统标准预研制项目1项。主持完成农业农村部部门预算项目2项,农业行业标准研制项目1项,上海市农口青年人才成长项...
    2021-05-20
  • 朱晓炜,女,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担任助理研究员,2020年获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入选2021-2022年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员“助跑”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分子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等分析方法对甘蓝类蔬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分子标记进行开发,挖掘候选基因,并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甘蓝新品种。共承担部市级项目4项,参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加选育4个甘蓝新品种已申...
    2021-05-19
  • 朱宗文,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茄子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工作。主持上海市农口青年项目一项,近年来参与国家及市级项目5项。 2014年参与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优良茄子新品种“特旺达”、“朗奇”和“士奇”的选育和推广”(排名4)。近年来参与选育出市级认定茄子新品种沪黑6、雅奇、沪茄五号、绿天使、绿美人、绿秀丽、绿麒麟等。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
    2021-05-19
  • 田守波,助理研究员,要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工作,参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上海试验站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参与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参与上海市绿叶菜产业体系项目;参与青海果洛设施蔬菜安全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市农委不同补光模式对番茄品质影响项目。我院助跑计划考核优秀。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5、第7)、三等奖3项(排名第2、5、7),主笔发表文章7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授权专利2项。
    2021-05-19
  • 宋云鹏,男,蔬菜学专业,硕士,助理研究员。2011年至今,从事生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育种工作,进行了甜椒、生菜抗逆、抗病等生理生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持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一项,主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助跑基金一项,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和农委的重点攻关项目9项。以主要参与人员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3),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一篇。通过国家辣椒新品种登记2项,生菜新品种认定1项。
    2021-05-19
  • 丁小涛,男,博士,副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植物工厂研究室副主任;2008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蔬菜学专业,同年7月进入上海农科院园艺所黄瓜课题组工作,主要从事黄瓜新品种选育及设施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2013年进入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崇明农业基地,开展自然光植物工厂主要蔬菜栽培和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市级课题10余项,主
    2021-05-19
  • 李晓锋,男,博士在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园艺所党总支委员、十字花科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青菜、苗用大白菜等叶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推广研究。目前,主持农委技术创新重大项目1项;曾主持农委、科委及院级项目5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10余项国家、上海市级项目的实施;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获得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选育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7项,上海市认定品种12个,主持申报植物新品种权3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报级及SCI论文20余篇。
    2021-05-19
  • 朱红芳,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白菜类蔬菜新品种育种、品质生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先后主持上海市科技攻关、科技兴农项目3项、参加10项,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持育成优质青菜新品种‘海青2号’和耐热品种‘新夏青7号’和优质紫菜薹新品种‘申薹紫仙’、‘申薹紫裳’,并逐步进行推广和示范;参加研究的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21-05-19
  • 于力,男,1981年生,副研究员,设施园艺学博士毕业,从事设施园艺及蔬菜育种工作,主持参加上海市农委、上海市科委、国家公益性专项等科研项目多项,选育的6个蔬菜品种通过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认定。主笔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编写专著2部。先后在金山区农委、上海市农委、农业农村部、上海市南繁基地挂职借调。
    2021-05-19
  • 张夏南,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果实功能营养品质生物学研究工作,包括果品功能性成分的提取、鉴定、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评价,桃种质资源营养成分检测及评价新体系的建立,重要活性成分在桃果实中的代谢规律及转录调控研究,活性成分对果实风味的影响规律等研究。主持上海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课题1项,获得院助跑项目1项(2021-2022年),主要参与上海市科委和市科技兴农项目4项, 参与市农委推广项目1项、市级重大项目1项、市果业产业技术体...
    2021-05-19
  • 孙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球宿根花卉育种与生理研究工作,包括花卉种质资源评价和繁育、生理生化分析与新品种选育、繁育和推广等。在观赏植物光合和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组培繁育关键技术优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色彩观赏性状的分子育种方面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团队成员被选拔成为2020-2021年院助跑计划培养人,参与了“上海市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和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特色球宿根花卉种质创新团队”项目。主笔...
    2021-05-19
  • 男,副研究员。从事梨多个优势性状育种并研究其形成机理。
    2021-05-19
  • 查倩,女,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葡萄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是葡萄团队骨干成员,主要负责葡萄绿色生产技术集成试验与示范,并参与葡萄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市科委扬帆计划、市农委青年人才成长计划等课题3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农业部项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等课题4项。入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助跑计划”。在Plant Science、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期刊上主笔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11篇。参与获得6个葡萄新品种权。
    2021-05-19
  • 周慧娟,博士,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副研究员,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至今工作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从事果蔬采后品质劣变及调控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市级以上项目1项; 主持市级项目子课题3项;主要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要参与完成市级重大项目10余项。至今,主笔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发表SCI论文7篇(综合影响因子12.5),主持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第2)。实施发布上海市地方标准2项(第2);发布企业技术规程1项(第3); 获得枇杷防腐保鲜科学技...
    2021-05-19
  • 陈敏敏,主要从事百合种质资源创新与品质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级科研项目2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
    2021-05-19
  • 杨柳燕: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花卉资源评价和育种研究。一直从事彩色马蹄莲、朱顶红、西红花等花卉育种、栽培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市级以上项目8项,获得上海市花卉新品种认定12个,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4),农科院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奖励。培育品种和科研成果曾获全国花卉博览会金奖4项、银奖6项。
    2021-05-19
  • 奚晓军,博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葡萄遗传育种研究。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美国农业部葡萄遗传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开展美洲种葡萄果实香气特征物质及形成机理的研究。先后主持上海农科院青年基金、院助跑计划、上海市农委青年成长计划,参与农业部、市农委科研项目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通过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的葡萄品种2个,10个葡萄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排名2,2,3),主笔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5篇。
    2021-05-19
  • 孙滨,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杂交粳稻种质创新、新组合选育及开发利用研究。现主持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闵行区民生科技计划项目和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子课题各1项,参与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与申优26、申优27和申优28等多个杂交粳稻新品种育成和推广。 
    2021-05-19
  • 王晓,博士,副研究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园艺学会和上海作物学会会员。从事食品功能活性物质及农产品保鲜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省部级项目近10多项,主持了科研项目3项,其中上海市农委青年成长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成果转化项目1项,上海市农科院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文章5篇。
    2021-05-19
  • 韩晴,硕士,助理研究员,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甜糯玉米专项负责人。主要从事鲜食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上海市农委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院科技兴农等3项课题,参与市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参与育成市级以上审定玉米品种8个、申请授权植物新品种权8项、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在研项目3项。
    2021-05-19
  • 张俊英,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油菜遗传和分子育种研究,以及种质资源创新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启动类)、上海市农委青年成长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科技兴农技术推广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国内合作项目5项。主持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笔在国内外有关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参与选育国家和上海市品种3个。
    2021-05-19
  • 闫影,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推广及稻米品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上海市级项目及子课题3项,院“助跑计划”1项,参加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市农业发展项目等多项项目;育成省市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7个(2,2,2,2,2,2,7);获授权植物新品种权7项(2,2,2,2,3,3,3),国家发明1项(3);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获得第三届市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优秀成果优胜奖;参与完成6项科技成果转化(2,2,2,2,2,2),总计转化金额442万元。
    2021-05-19
  • 牛付安,硕士,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粳稻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繁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我院水稻卓越团队和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成员。主持市科委子课题、市农委青年人才成长计划和闵行区科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市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10多个。参与审定杂交粳稻新品种12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8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1项,主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先后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中国水稻科学》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
    2021-05-18
  • 杨瑞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功能稻米培育及相关的基础研究。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17,排名3)、三等奖(2015,排名6)各1项,上海市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三等奖3项(3);当选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启明星(B类)”;获得2016年度上海市委农办系统优秀青年荣誉称号;获得2017年度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优秀成果优胜奖;获得2018年度上海农科院优秀科技人员三类津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个(第一发明人2个)、审定品种2个(主持),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主要参与上海市及国际合作项目多个。 
    2021-05-18
  • 一、业绩简介1.现有业绩—文章:1 Shipu XU,Yunsheng Wang, etc. Research on Traceability of Food Safety for PDF417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Springer(CCTA2010). CCTA 2010, Part I, IFIP AICT 344, pp. 389--392(EI)2 徐识溥,张杰,王运圣 MVC模式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6):283-2873 徐识溥,陈建林,王运圣 HTTPS协议在单点登录系统的应用. 微型电脑应用. 2012.28(1):40-424 徐识溥,袁涛,王运圣 基于GIS的农田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2.14(...
    2017-11-17
  • 一、个人简介冯芳君,女,1981年11月出生。学历: 1999.9-2003.7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2003.9-2006.7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得农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 2006.7-至今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实验室从事水稻抗旱性遗传基础研究二、业绩简介1.论著:1. Feng FJ, Xu XY, Du XB, et al. Assessment of drought resistance among wild rice accessions using a protocol based on single-tiller propagation and PVC-tube cultivation. AUST J CROP SCI, 2012, 6(7):1204-1211.2. 高欢,...
    2017-11-17
首页 1 2 尾页 共74条信息/共2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