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举办“高层次柔性专家云论坛”系列讲座——第五期迎来美国康奈尔大学张胜研究员
为加强学科平台与团队建设,我院生物所依托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近期克服疫情影响,举办“高层次柔性专家云论坛”系列线上讲座。4月29日上午,论坛第五期迎来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心主任张胜研究员作学术报告,我院质标所、作物所、生物所等专业所科技人员、研究生等共计50余人参加线上视频会议,会议由生物所副所长刘成洪主持。
质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进程。张胜研究员以“Real-Time Search MS3 technology advances discovery proteomics and early non-neutralizing, afucosylated antibody responses define COVID-19 disease trajectories”报告主题,首先介绍了Real-Time Search MS3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在硫化氢处理猪肺中检测发现蛋白质新凋亡途径和拟南芥衰老叶片中检测发现新激酶基因两个案例介绍,展示了该技术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然后,介绍了混合三重四极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在鉴定在植物和昆虫中重组表达的流感血凝素(HA)的N-连接糖基化的研究进展;最后,分享了应用该技术检测早期的非中和、无岩藻醣化抗体反应,从而精准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轻重程度的机理研究结果。报告结束后,还与科技人员就差异表达蛋白筛选标准、基因家族成员磷酸化分析、多样品Real-Time Search MS3技术应用要求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报告让大家了解了质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在前沿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最后,生物所所长施标做了总结发言,表示生物所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心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并代表重点实验室对专家的报告与长期支持表示了诚挚感谢。
张胜研究员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心主任。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开发新的质谱技术和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生物标记分子的发现和动植物中蛋白转录后修饰、蛋白复合体的特征分析,帮助阐明细胞代谢途径和机制。获得NIH等多项基金资助,主要利用多组学研究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受体和治疗性靶点。已发表>150篇同行评议的论文,google H-index和Research Gate score分别是49和42.44,持有6项有关质谱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美国专利。担任 NIH 等机构有关最前沿共享仪器基金和高级质谱仪器基金特别评审员,以及多家高影响因子杂志审稿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