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在上海农场举行饲草大麦种植示范及青贮加工现场考察会
近日,我院生物所“麦类作物高效创新育种技术创制及其应用”科研团队在上海农场举行了饲草大麦种植示范及青贮加工现场考察会。生物所所长施标、副所长刘成洪等人陪同院相关处室领导和媒体记者,赴江苏盐城地区上海农场对我院细胞工程饲草大麦的种植、青贮加工与奶牛养殖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行了实地考察。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岗位科学家陆瑞菊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科研团队围绕国家大麦青稞产业需求,大力研发细胞与分子育种技术,加快啤用、饲用、食用和观赏用等特色大麦的选育进程,为推进上海种源农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大丰鼎盛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军带领考察人员实地查看了我院细胞工程大麦“花22”等饲用品种的生长情况,在上海农场规模化种植的数千亩饲用大麦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收割与粉碎,并在奶牛场附近就近加工制作青贮,作为奶牛养殖的优质粗饲料补充。
大麦全株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茎叶和籽粒均可作为优质青饲料,对于保证食草动物(尤其是乳牛和羊)的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冬闲田发展饲草大麦,可有效解决冬春季青饲料不足及水稻的茬口问题,同时降低国内饲料和养殖企业对玉米的过度依赖,缓解人畜争粮的压力。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贸易和疫情等影响,玉米供应价格大幅上涨,而奶牛养殖规模在未来预期增量明显,因此选育高产、优质饲草大麦作为玉米后备补充饲料,同时在奶源基地附近开展规模化种植、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于“奶罐子”保供稳价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