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科研动态

生物所举办“高层次柔性专家云论坛”系列讲座——第七期迎来山东农业大学董汉松教授

来源:生物所 宋丽莉 发布时间:2022-05-07 13:51:07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6日下午,我院生物所依托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举办“高层次柔性专家云论坛”第七期,特邀请了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汉松教授,在线作“作物水通道蛋白对生长—防卫博弈关系的调控机制和利用功效”学术报告,我院食用菌所、生态所、作物所、生物所等专业所科技人员、研究生等共计78人参加线上视频会议,会议由生物所副所长刘成洪主持。

董汉松教授首先以小麦白粉病为例,介绍了植物抗病性反应对作物生长、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致病机理;然后介绍了水通道蛋白(AQP)家族成员在人体的分布,及其与“大头病”和皮肤病等疾病相关的机制、治疗措施,并以此为借鉴思路,研究水稻水通道蛋白OsPIP1;3在CO2转运和抗病防御方面的功能,同步研发了协同改善水稻产量与白粉病抗性的T3效应子转运干扰系统,利用两个实例详细阐述了作物水通道蛋白对生长—防卫博弈关系。董教授还与大家就外源施用Hpa1的作用效果、可能作用机制以及植物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报告内容丰富,为参会人员理解植物抗病与高产协同改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最后,生物所所长施标做了总结发言,表示将对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发展方向与管理机制,加强生物所现有学科平台建设,拓展与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交流合作,推进上海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并本代表重点实验室对董教授的报告与长期支持表示了诚挚感谢。

董汉松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度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至2010年先后五次共约六年在康奈尔大学留学,任访问学者、客座教授;2000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至2018年受聘为“钟山学者”首席教授;2017年12月至今,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植物生长与防卫信号传导,以小麦、水稻、拟南芥为材料,针对生长与防卫之间的博弈对抗关系,研究植物与病原菌细胞界面分子识别、信号传导与免疫反应,注重分子机制、生产利用途径和作物产量同抗病性状同步改良。先后承担国家生物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现已发表学术论文203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教材两本,副主编出版教材一本,参编教材一本;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政府特殊津贴、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山东省级新长征突击手和青年优秀教师等奖励、荣誉18项,连续入选Elsevier出版社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1331c9ae52a74f01b29cc32df30c0ac0.png

9400c947962946629eb316afccb7e81f.pn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