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举办“高层次柔性专家云论坛”系列讲座——第九期迎来英国洛桑研究院Nigel教授
为加强学科平台与团队建设,我院生物所依托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近期克服疫情影响,举办“高层次柔性专家云论坛”系列线上讲座。5月17日下午,论坛第九期迎来了英国洛桑研究院Nigel G. Halford教授作学术报告,我院作物所、生物所等专业所科技人员、研究生等共计50余人参加线上视频会议,会议由生物所副所长刘成洪主持。
Nigel教授以“Re-engineering amino acid metabolism in wheat grain for food safety and biofortification”为报告主题,首先介绍了小麦面粉在加工中易产生丙烯酰胺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前期研究探明小麦籽粒中游离的天冬酰胺是产生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其含量受品种和环境等影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TaASN2敲除品系,从而降低小麦籽粒的丙烯酰胺浓度;同时还介绍了小麦籽粒病原体感染与天冬酰胺积累的信号网络、重组小麦籽粒中氨基酸代谢与赖氨酸营养强化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最后,介绍了英国等欧美国家对基因编辑监管法规政策的最新进展;报告结束后,还与科技人员就TaASN2基因进化、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前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报告让大家了解英国等欧美国家对基因编辑监管的最新政策,并为科技人员开展相关食品安全与生物安全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最后,刘成洪副所长做了总结发言,表示将保持与英国洛桑研究院的稳定合作关系,并代表重点实验室对专家的报告与长期支持表示了诚挚感谢。
Nigel G. Halford教授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现为英国洛桑研究院全职教授,诺丁汉大学特聘教授。目前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作物代谢调控的遗传学研究、环境胁迫如何影响植物代谢以及通过作物管理等控制并改良作物产量、质量和提高食品安全。在降低小麦、土豆和黑麦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还担任了应用生物学家协会理事和秘书,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以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杂志编委。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等专著6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