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第三期“知联沙龙”圆满举行
9月6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院知联会)组织的第三期“知联沙龙”活动,在奉浦院区“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活动聚焦我国食药用菌的栽培配套技术推广和功能成分的检测与分析,邀请院知联会周峰高级农艺师和冯娜研究员分别做了“香菇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和“萜类物质-食药用菌保健功能的重要担当”的专题报告。来自院内各单位科研人员2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期沙龙由院知联会理事冯娜主持。
周峰从古籍中系统整理了有关香菇人工栽培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介绍了香菇人工栽培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即从“砍花法”到段木栽培,再到代料栽培。从周峰的介绍中,与会人员详细了解到,食用菌所育种团队近年来通过精诚协作,相继开展了香菇的良种选育、液体菌种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大大提高了香菇产业的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经济成本,为提高我国香菇的整体品质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冯娜从食药用菌中的重要功能成分萜类化合物出发,分别介绍了子囊菌和担子菌中萜类物质的结构类型和相应的生理活性;就近十年来本人在灵芝三萜的制备、分析和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梳理,并对目前灵芝产业中原料和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与会人员对香菇的栽培过程、风味物质以及灵芝相关产品的安全和品质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从食药用菌代谢产物检测方法的推广与标准制定、研究成果产业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角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促进了不同专业研究所科技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
“知联沙龙”是由我院知联会主办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品牌活动,每期一个科技主题,由院内各领域专家发起,参加人员20-30人,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以及面对面交流等,旨在促进院内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