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研人员参加UPOV第3届TWM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4月28日至5月1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第3届测试技术与方法技术工作组(TWM)会议于北京召开。全球40个国家(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其中27名外宾和30余名国内代表参加了线下会议。我院科研人员、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技术负责人褚云霞研究员与测试员章毅颖助理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党委书记李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二级巡视员周建仁出席会议并致辞。欧盟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副主席、TWM主席Nuria Urquia Fernandez主持会议。会议安排了4次现场调研活动和43个专题报告,内容覆盖统计分析、分子指纹、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植物品种测试和实质性派生品种(EDV)鉴定中应用的进展。
褚云霞作“Grading criteria of Anthurium DUS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by multiple comparison”专题报告,该报告内容以花烛品种为试材,对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SD法、LSD法及多重比较法等分级方法的对比研究,首次提出将多重比较用于建立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分级标准,提高代码法特异性判定的准确率。报告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会后还与德国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TWM工作组指出,通过多重比较法提供了可以降低花烛属DUS测试数量性状分析中错误率的可能性。
章毅颖作“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DUS test of eggplant fruit color based on lab color parameters”专题报告,该报告内容利用色彩参数对茄子果实颜色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对茄子果实DUS测试性状表达状态进行了色彩参数的阈值划分;还对茄子果实颜色进行细分提供了数据支持。会后各国代表就技术细节进行了提问;TWM工作组指出,UPOV茄子测试指南正在修订中,邀请章毅颖在此后召开的UPOV蔬菜工作组(TWV)会议上向与会专家做茄子果实表皮颜色分析的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植物品种保护与测试技术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并形成以下战略共识:以人工智能、全基因组测序等前沿技术为驱动的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深度解析传统表型性状的遗传基础,显著提升DUS测试的精准度与效率;构建开放协同的国际合作机制是DUS测试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建议通过多边技术标准互认、联合研发平台共建等方式,实现种质评价方法论的全球协同创新;深化与UPOV等国际组织的战略对接,重点推进测试术语标准化、性状描述数字化及育种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共同促进全球种业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