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农民日报》报道我院“稻鳅共作”科研成果

来源:生态所 黄伟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6日,《农民日报》以稻鳅共作:农民富了,品质优了为标题报道了我院生态所科技人员在江苏射阳县指导盐城昱翔合作社开展绿色生态种养的事迹(链接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7-06/06/nw.d110000nmrb_20170606_1-05.htm?div=-1)。
2015年春,“万亩稻鳅生态立体共作”项目落户在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现代生态农业园,由盐城昱翔合作社作为生产主体,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动物课题组周文宗博士等人定期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该合作社当年试种2000亩稻鳅共作,采用生物有机肥、绿肥相结合的模式,形成零化肥农药稻鳅共作示范基地。 
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还可在合作社打工挣钱。稻米则经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包装销售,2.4公斤的“稻鳅生”牌大米,可以卖到49元一袋。据盐城昱翔合作社负责人胡汝平介绍:“采用“稻鳅共作”方式种植的水稻价格高于市场均价5%至10%,亩产值约为1800元,泥鳅亩产值在2700元以上,合计产值4500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稻鳅共作可带来亩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这比普通稻麦两季的收入高出一倍,而且把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我院生态所动物生态课题组从事黄鳝/泥鳅苗种繁育27年,发明泥鳅无土养殖和两段式无土育苗技术,创建以黄鳝和泥鳅为主的稻田高效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地建立10余处稻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