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上海市政协委员解读节水抗旱稻科研进展:像种麦子那样种水稻

来源:政协头条 邓的荣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1 12:10:01 浏览次数: 【字体:

“像种麦子那样种出来的水稻,能够实现稳产、高产、优产。”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说,“现在我们可以明确提出,千百年来采用灌溉稻田的水稻传统种植方式,正在得到有效改善。”

长三角节水抗旱稻发展论坛10月10日下午在安徽蚌埠举行。作为节水抗旱稻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罗利军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节水抗旱稻科研与推广工作的最新进展。

罗利军科研团队2009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节水抗旱稻”的策略与方法并完成育种,目前节水抗旱稻国家标准已颁布,其“产学研用”构架已初步形成。与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传统水稻品种相比,该中心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与其产量相当,稻米品质提升1至2个档次。同时,节水抗旱稻具有显著的绿色特性,能减少灌溉用水50%以上、减少化肥30%以上,同时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

据悉,该中心共有17个节水抗旱稻品种获得审定,各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除上海以外,主要示范推广区域已经全面涵盖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河南等主要水稻产区,今年全国推广面积200万亩。

100多位农科专家和来自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种子经销商、种植业户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当天上午,参加论坛的嘉宾集体观摩了蚌埠市怀远县的一方万亩稻田,并现场检测产量。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钱前研究员在论坛上宣布,采用旱直播旱管方式生产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实际产量为每亩651千克。

位于淮河边的蚌埠市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近年来,针对缺水、干旱等气候新变化,当地开始调整种植结构,开始在玉米地里试种节水抗旱稻“旱优73”,目前种植节水抗旱稻面积达20万亩。

蚌埠市怀远县水海村种植大户、怀远县连年富农业合作社社长邓家计2017年开始试种50亩尝到了甜头,2018年放大到1000亩,今年为5000亩,目前稻田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我们这里传统作物是玉米、小麦,‘旱优73’能够像种麦子那样播种,老百姓现在很习惯了。”邓家计说,“何况这样还能少用水、少用农药、少用工,每亩能节约成本250元左右。”邓家计说,他们合作社一共流转了8000多亩地,预计明年全部种上节水抗旱稻。

“实践证明节水抗旱稻节水抗旱、少肥少药、轻简化栽培的技术特点,能够真正改变水稻的种植方式,符合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祖平说。该公司负责节水抗旱稻应用推广,目前正在筹划建立节水抗旱稻的全产业链管理,联合全国18家种业研发、生产、销售单位和配套企业组建“节水抗旱稻产业联盟”,探索形成了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水种旱管、机械旱条播等多种轻简化种植模式和“果树+稻”“蔬菜+稻”以及“地改田”“山改田”等种植模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