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走进这座“种子图书馆”,聆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故事

来源:上观新闻 侍佳妮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03 14:28:55 浏览次数: 【字体:

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息息相关。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的心血。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揭晓。时隔8年后,中国农业界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中再次斩获一等奖来自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罗利军团队,凭借“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此殊荣。

全球最大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

2000年,上海市设立重大专项,启动建设上海农业基因库。2002年,基因库落成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成立,负责管理运行该基因库。近20年过去,这里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水稻功能基因资源库和全国最大的生菜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指携带生物遗传信息且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载体。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资源收集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科研工作。

走进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灿烂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在绿意盎然的中庭,中庭四周环绕着明净的实验室,科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此彰显。中心拥有低温低湿库和超低温库两套保存系统,可实现30万份农业种质资源的长、中、短期保存。

步入低温低湿库,沉重的铁门徐徐打开,一股冷气冻得人瑟瑟发抖。种质资源经过清洗、消毒、熏蒸等处理流程,封入锡箔袋,分门别类放置在一排排保存架上。整间低温低湿库,仿佛一座“种子图书馆”,静静诉说着每一颗种子的世界。

在北京,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国家作物种质库,那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种质库的独特意义在哪里?罗利军介绍:“国家作物种质库收藏的种质资源偏向基因多样化,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种质库收藏更偏向实用性,更富有特色,从中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


罗利军在田间工作 受访对象供图

具有国际引领性的原创科研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数亿人的吃饭问题,几代科学家倾尽心血培育水稻新品种,高秆变矮秆、常规稻变杂交稻,书写了中国农业奇迹。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水稻的理论产量虽一再创新高,但实际亩产却难以突破。这是因为中国的耕地多为中低产田,淡水资源也很匮乏,一样的稻种播撒下去,贫瘠土地上长出的稻子远远达不到试验田的产量。

罗利军敏锐地发现,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种质资源利用薄弱、育种技术不够成熟、生产过程消耗过大等问题。联想到考察时看到的深山旱稻,罗利军萌生了从超高产育种转向旱稻育种的想法。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的基础上,罗利军团队针对水稻遗传性状进行了基因层面的研究,育成新型稻种——节水抗旱稻。

发展节水抗旱稻,是一项具有国际引领性的原创科研工作。这是一种集水稻优质高产特性与旱稻节水抗旱特性于一身的水稻新类型,既可像水稻一样在水田种植,又可像小麦一样在旱地栽培。节水抗旱稻稳产高产、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适应性超强,人力成本低,神奇的是结出的稻米口感依然香浓。

2020年9月,记者曾随罗利军团队前往安徽省阜南县的蒙洼蓄洪区,两个月前被洪水淹没过顶的节水抗旱稻,竟然从根部重生,还有不错的收成。示范田收割时,农民热切的眼神和朴实的笑脸,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在国内蓬勃生长,节水抗旱稻还走出国门,在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生根发芽。

“本着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接轨世界,为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准备物质与技术基础的宗旨,通过资源的收集保存,使今天的财富完整地传承给子孙后代;通过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创新,使育成的新品种播撒到全球的每个角落。”罗利军如此总结“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这个项目的成就和未来展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