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上海种业开年有好戏 一批农科成果顺利交易签约

来源:东方网 刘辉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14 09:10:01 浏览次数: 【字体:

东方网记者刘辉2月11日报道:春节刚过,上海种业就传来好消息。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主办的上海农作物种业科技成果展暨科创路演活动,昨天在金山区召开。

本次路演活动遴选推介了11项粳稻、鲜食玉米、双低油菜新品种和种子工程新技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品种和高效的配套技术(系)。会上,共有6项农作物种业优秀成果与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种业、米业企业完成签约。沪上农科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在现场揭牌。

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能够聚焦重大粮油种质创制,培育突破品种,为粮油安全保障和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育种攻关,培育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新品种,提高品种转化率;同时,着眼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利用现代育种平台,高效挖掘资源,解决育种技术的难点和种子工程产业提升的痛点。 

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惠勤对此次路演活动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提出新的要求,她希望科研人员继续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培育一批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品种;同时,要立足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布局科技创新和应用的重点任务;此外还要与市场对接重点,产学研合作共同做大种业产业。 

“沪稻香软34”“崇礼22”“沪香软450”“沪香糯1911”“沪早粳193”“申优R1”……一系列优质稻米品种在现场集中推介。据介绍,沪郊软米种植比例高达30%,但当前种植的部分软米品种存在不抗稻瘟病、不抗倒伏等问题。市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团队立足抗灾减灾,在提高米饭食味和外观的同时,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创制抗稻瘟病新种质,初步育成的系列品种得到种业和米业企业的认可。此外,专家团队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需求,对区域杂交粳稻恢复系进行基因组分析,在高抗稻瘟病的前提下,育成了一批独特香型的杂交粳稻新品种,并且建立了领先的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上海也成为长三角区域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区域。 

“申科甜糯99”“申科甜811”“沪甜6号”“沪雪甜1号”“申白甜糯3号”等优质的鲜食玉米在路演现场也十分受欢迎,吸引了不少种业米业企业频频举牌,合作意愿强烈。现场推介的这些品种,不仅在长三角区域,也在华北、西北对口支援地区,还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卢旺达和坦桑尼亚等“一带一路”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国际反响。 

此外,肥蔬两用型油菜品种也受到瞩目。双低油菜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领域,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推品种,基础扎实,通过筛选品种优化配置,油菜菜苔菜心可以在冬季(12月到次年3月)保障绿叶菜供应,目前已经在金山区油车村形成示范。“沪油杂19号”和彩色油菜“沪白1号”等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现场推介。 

此次路演,还有“作物重要病虫害快速高效精准检测技术”“杂交粳稻高产高效机械化制种技术”等生产技术参与展示。 

路演活动后,“沪稻香软34”“申科甜811”“崇礼22”“沪早粳193”以及“沪香软450和沪香糯1911”“沪油杂19号和沪白1号”等六个科技成果与米业种业企业达成成果转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转让的重点科技成果在转让协议中,除向受让公司收取成果转让费用外还约定了后期一定比例的种子销售提成,这是农业科技成果转让工作的首次探索,将更好地发挥各方积极性,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