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上海农业的疫情“大考”:有人日送蔬菜包5000份,也有人发愁销售难

来源:解放日报 束涵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18 09:11:17 浏览次数: 【字体:

对于上海农业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上海居然有农村吗?”

“原来我们区生产这么多农产品啊!”

……

在一则则上海地产农产品团购信息推送里,时不时就会看到这样的评论。

一段时间内,事关饱腹的蔬菜食品,成为市民们的紧缺物资。尽管定好闹钟早起抢菜,却常常因电商平台运力不足而失败。在物流交通受限的情况下,曾经处于 “隐秘角落”的本地合作社及农企,以社区团购这一意想不到的方式与居民产生连接,开辟了一条保供新路。

在这里,既有昼夜不停打通生产、物流、售后全流程的忙碌,也有传统渠道被打乱、产品滞销的焦虑;既有跨前一步帮扶弱势主体的主动作为,也有提升产品知名度的自我思考……对于上海农业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抱团的力量

近日,第五批上海地产绿叶菜直供市区套餐公布,62家企业(合作社)提供85个蔬菜套餐。其中,不少已经是“老面孔”了。

一个多月来,上海百蒂凯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忙着采摘、搬运、打包、装车,每天可以送出约5000份蔬菜包。

这样的供应不只出自自家地里。“受疫情封控的影响,不少依赖传统销售方式的合作社面临卖菜难。看到滞销的消息后,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上门收购一些菜品。”相关负责人介绍,百蒂凯联合了近20家蔬菜生产合作社,目前生产基地达到近5000亩,直供社区的30元绿叶菜平价套餐,包含4个品种共6斤蔬菜。

这样的抱团帮带,在本轮疫情期间屡见不鲜。传统物流渠道被打乱,成为合作社必须面对的“大考”:拥有成熟产销模式的大型合作社,快速转向社区团购这一新生事物,而一些中小型合作社以及散户则表现出“适应不良”的症状。



“表现突出的合作社具备一些普遍特质。比如平时就很重视顾客群体,像浦东的闽中合作社,日常建立和维护了很多社区配送微信群,疫情期间为直供社区发挥了很大作用。”上海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增金表示,这些合作社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预冷包装和冷链配送体系。比如,百蒂凯合作社作为主营沙拉菜净菜加工的公司,拥有6000立方米的冷库,以及全程低温的包装环境、全程冷链的运输车辆。

至于遭遇销售困难的农业主体,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一些农业主体因正常年景主销渠道是市外或供给餐饮酒店等,在疫情封控背景下,农产品难以运到外省市,餐饮酒店等单位又没有复工,导致出现销售困难。比如青浦的茭白、金山和奉贤等区的生菜等;一些小规模的合作社和农户,大多专注于种植,往常依靠批发市场等线下渠道销售。疫情期间,由于不具备办理农产品保供证和通行证的条件,无法自行组织社区团购……这些原因,导致不时出现市民困惑的“城里的人买菜难,地里的菜卖不出”的现象。

田头的蔬菜不等人。在疫情这一应急模式下,需要政府主导对接产销,打通渠道的“盲点”。这段时间以来,政府、企业、合作社等,通过合作联社、“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比如,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各涉农区以及市属涉农企业,连续推出五批地产绿叶菜直供中心城区套餐;青浦成立了练塘镇茭白保供工作专班,对接周边浙江平湖、江苏昆山等地市,打通茭白域外销售渠道;浦东和金山通过产业化联合体带动西甜瓜销售;松江家绿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的方式,销售蔬菜、大米、西甜瓜等地产农产品等。





“这样的抱团帮带方式,既可以满足市民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可助力缓解中小规模合作社和散户农产品销售难。”刘增金指出,在后疫情时代,需要继续发展产业合作联社等紧密型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现在,仍有较大比例的地产水稻、蔬菜直接以较低价格卖给粮站和批发市场。实际上,通过产业合作联社或合作社联合体等形式,有助于提高地产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品质,及议价能力,农民们卖得好,市民们也能吃得好。”

“酒香”需飘得更远

金山的“明星西瓜”“金山小皇冠”,与往年相比,卖得有些吃力。

以前,一到上市的季节,一批忠实粉丝就会早早下单尝鲜。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原本的“熟人经济”销售模式转变为社区团购,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市民张先生最近在社区群内发起了金山小皇冠的团购。“刚发起的时候,参团的人很少,大家对这个品种不是很了解。”产品熟悉度是一方面,价格也是影响选择的一大因素。根据市场指导价,金山小皇冠每斤10元左右。“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市民会犹豫,况且市场上还有外形相似、上市更早、价格更低的小兰西瓜。”



放在平时,消费者还能线下品尝,用质量来打消对价格的顾虑。而现在,张先生只能通过线上发力,在群里发图片以及视频,让居民们了解其品质。“最后勉强凑了十箱,跟供应方商量了一下,还是成团配送了。”

这样的销售“尴尬”,尽管是处在疫情这一特殊的情境,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区域公共品牌尚未真正“出圈”的现状。

在上海,地理标志农产品有不少,包括“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松江大米”“奉贤黄桃”等等。它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能种出来高品质的产品。不过,很多品牌的销售往往依赖于“熟人经济”,销售网络和通道有待进一步搭建。

在本轮疫情的倒逼下,相关方面面对社区团购新模式,探索靠前一步推动销售。金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组织成立金山小皇冠西瓜产业化联合体,筛选出19家核心基地,统筹冷库、包装车间、运输车辆等现有资源,带动中小规模种植户销售。

同时,相关部门专门组建8个保供工作组,与54家10亩以上规模化西甜瓜种植基地建立“一对一”纾困解难工作对接机制,牵头建立“核心基地微信群”和“瓜农微信群”,发布采购商货源需求信息、包装物资采购接力等信息,让种植户可及时对接采购主体。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信息繁杂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地方政府、企业尝试利用网络媒体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地产农产品评比等活动,让优质的产品走上市民的餐桌。有人将本次疫情下的销售困难视作“生动一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区域公共品牌要主动提升品牌集聚效应和溢价能力,打造成熟的销售网络。通过重新研判和布局,从营销段发力,提升农业主栽品种的竞争力,让品质过硬的地产产品‘出圈’。”

数字化的脚步

“新鲜的练塘茭白,直接田头采摘装袋。有意向的批发商可以直接来联农村,这里有很多,价格优惠。”前两天,浦东生飞家庭农场负责人黄生飞又开启了一场助农直播。在她的身后,一簇簇捆扎好的茭白经过处理,装袋准备运出。

这段时间以来,黄生飞在繁忙的保供任务之余,积极帮助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推广工具就是——视频号直播。这并不是心血来潮,她很早就开始了新媒体传播的探索,聘请专门的制作团队出谋划策,平常生产农产品短视频,有时也会进行直播。

这一次,新媒体的力量再次显现:双孢蘑菇助农专场,短短两小时销售近千斤;小龙虾专场,一场直播下来,5000斤全部卖完。



近年来,数字化工具对农业领域的赋能已是显而易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更是潜藏着巨大的能量有待挖掘。

上海已经有所行动。在政府层面的支持下,搭建“我嘉生鲜”“鱼米之乡”等市区级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比如,“我嘉生鲜”平台入驻10余家企业与合作社,覆盖地产蔬菜生产面积2000余亩。同时,一些本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对接盒马、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并尝试直播、微店等线上销售模式。



“数字化转型正处于进行时。不过,发展尚不平衡,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有从业人员指出,农业主体的积极性尤为关键。“虽然直播和培训在开展,但愿意尝试的人并不算多。有的还是习惯向政府‘伸手’,造血功能匮乏。”

要提高农人的积极性,就要挖掘出转型的内生动力。在上海,许多中小型合作社以及散户的种植面积有限,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就能消化产品,加之专业营销人员缺乏,也就不愿意去“试水”。

其实,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孤立的发展目标,而是要结合产业联合体以及品牌化建设等方面来考虑。当“小、空、散”的种植模式减少,规模化生产逐步加强,结合产品品牌打造,就会产生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在培训和讲座之外,还得来点儿实际的‘激励’,比如针对线上开店、直播带货等给予一定补贴,当尝鲜者获得成功时,也就会有更多的后来者。”



从市级层面来说,目前,上海已建成“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的数字农业云平台。据了解,疫情期间,基于产销日报等数据,在地产农产品供应量下降时,上海推进抢种抢收和稳产保供,最低时也保证地产蔬菜日上市量2000吨以上。五一以来,恢复到正常年景的4500吨左右。


当数字的底座搭建起来,数据处理、数据共享等有待发挥更大的效能。比如基于大数据指导精准种植。“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户种植合适的农产品,避免盲目跟风,稳定市场供需,守好市民的‘菜篮子’。”刘增金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