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市农科院携手多家教育单位 把科普服务送入校园

来源:东方城乡报 施勰赟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24 15:01:3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更好地在青少年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等多个“窗口期”加强作物学科技创新实践,普及大作物科学知识,加深广大儿童及青少年对现代农业的理解,3月23日,上海作物科普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暨作物所与奉贤区教育单位科普战略合作交流会议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举办。会上,市农科院作物所与奉贤区多家教育单位签订科普战略合作协议,将科普教育、科学实践等服务送进校园,为培养新一代农业强国建设者作出贡献。

9814bac17f4f46a080ed9e837f49645f.jpg

各种作物种子长什么样?稻米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哪些加工环节?为了把科普课堂搬入校园,全方位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市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团队以作物遗传改良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核心技术环节为依托,利用视频、展板、展品和仪器设备等资源搭建的,能在校园巡回展示的“可移动科普展厅”在会议现场展示。该展厅占用空间不大,涵盖的内容却很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形态各异的作物种子、动植物的不同部位细胞,还可以品鉴到作物所的优秀成果,了解稻米加工、用仪器检测米饭食味值等过程。同时,作物所还将整合作物的人才资源,及深厚的国内、国际合作基础,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作物遗传改良相关的科普讲座。

0ac62bdf738441c291a8affe85845190.jpg

“今天带领我的大哥哥大姐姐很厉害,他们让我了解到怎样使用检测大米的仪器,还观察到了各种种子不同的纹路。”“在显微镜下,我看到了嫩芽和种子放大的样子,还了解到不同品种的米饭硬度不同,我觉得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价值。”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具备作物学从应用基础研究到生产实践的全部人才和全程科技资源。近年来,市农科院作物所科普阵地立足科研应用单位和基础教育互联互通,以水稻、玉米和油菜等大作物为研究对象,以“普及”和“提高”为导向,落实儿童及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作物科学实践活动,量身设计定制作物学课程,践行科学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在2022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节作物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现场探秘活动中,不少孩子都在实践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悟。caabd84c3b2b472d982ba17bf970b49e.jpg

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尚同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等11所位于奉贤区的教育单位与作物所科普阵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有更多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校园内沉浸式体验到科学实践的乐趣。

“我们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量身定制不同类型的作物学课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科学知识,切实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作物所科普阵地负责人孙大鹏告诉记者,作物所的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所涉及的科普内容将根据年龄段,对其广度、深度以及参与度作相应调整,为学生提供一个逐级深造的科学实践体系。

针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作物所将会重点突出亲子互动,让家长带领孩子完成一些如数百粒重、数分蘖数之类的小任务;小学阶段则会通过邀请孩子来市农科院的田间试验基地观摩科学家进行作物遗传改良过程中做的各项工作,比如整理种子、田间栽培管理、实验数据调查,田间杂交授粉,产量测定,食味品质测定等,引导孩子们完成相对应的实验报告,从而加深他们对作物遗传改良工作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们则可以更深入参与试验过程,有机会跟随科学家深入田间,参与播种、性状调查、杂交授粉等关键工作,甚至走入实验室,参与理化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等体验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

以“作物科普与科学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上海作物科普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签约仪式后召开。市农科院科技兴农办副主任王维君介绍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的建设经验,该试验站充分发挥市农科院专家团队优势,通过设立科学研究小课题,让每一位高中生从事一项科学研究课题任务,提高他们科学创新综合素质。经过七期实践工作站项目运行,已接纳741名学员进站学习。

“农业科普从娃娃抓起”,奉贤区农业农村委绿色农业推进办高级农艺师胡家阳就其运营“奉贤老菜”视频号科普经验阐述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奉贤区青少年科学院院长朱卫国为大家带来如何“发现问题及创新点,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思路。现场专家纷纷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