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强农利器“上海造” ——上海市农业科研体系创新观察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克 胡立刚 颜旭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19 10:08:22 浏览次数: 【字体:

提及上海,国人总在这座城之前冠之以“大”。因为“大上海”的叙事习惯,又因为农业GDP占比不到1%,虽然上海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包括水稻平均单产多年来领跑全国,上海三农仍被视为“小三农”。直到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在保障城市供给和服务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上的成就不断涌现,“小三农”才赢得了大能量的口碑。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以小搏大的关键引擎,是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过去十年从64%增长至8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多次强调,必须以全局的眼光、战略的眼光,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上海农业也是如此,牢固树立服务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理念,坚定依靠农业科研体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冯志勇说。

  科技这一利器让上海成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桥头堡”,建设农业强国鼓角争鸣,科技这一利器亟待“打磨”,面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长期存在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上海将担当起怎样的使命?日前,记者深入上海农业科技工作一线,探寻梳理其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过程中给出的“上海答案”,以期再为全国提供镜鉴。

   点上突破

  2021年11月3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地产水稻产量只能满足上海一个月的需求,却凭借“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摘得大奖,出人意料。

  其实,获得大奖绝非偶然!

  在上海农业“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理念的催生之下,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和全国科创中心的孕育之下,不夸张地说,农林牧渔的种源,上海一个都没落下——屡屡获得食味金奖的粳稻品种,博得盛名的“锦绣”系列黄桃品种,全国10%上市商品猪所含的种猪基因,“横行”全国大闸蟹产业的“江海21”品种等,这些上海优质种源,成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先头部队”。

  同时,智慧农业特别是高端农机装备的研发,更是上海着力开辟的新赛道。

  春耕时节,位于上海嘉定区外冈镇的无人农场内一派忙碌景象。农场主不无得意地说:“我平时就坐在指挥中心,喝着茶,轻点远程可视化操控平台,就可以发出指令。田间那些由上海联适导航公司改造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就会按照规划路线自动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

  “上海面临的劳动力不足且从业人员老龄化等问题,必然是未来全国很多地方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上海有义务在智慧农业上担起破题责任。”农机专家、市农业农村委总经济师施忠告诉记者,上海的精致农业曾被各地学习,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上海又一次自我加压,围绕农业机器人、传感器、植物工厂等领域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展开攻关,形成系统化作业标准。

  种源创新和智慧农机应用场景的系统化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入,实现突破离不开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近年来,上海相继出台了《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系列文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强度。

  好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必须用在“刀刃”上,上海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大步向前。全市目前有15家省部级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技术推广单位,研究内容覆盖种质资源创新、生态循环、智能设施农业、农业机械、畜牧疫控、农产品安全营养与保鲜加工等领域,从事研发、推广人员3000余人,已建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创新平台100余个,“十三五”期间累计承担各类研发项目20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00余件,审认定相关品种200余个,形成国家、地方相关标准150余项。

  启示:面对农业核心种源依赖进口、高端装备受制于人、资源节约技术受瓶颈约束等问题,上海的答案是围绕需求和短板高效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要做法是统筹全市农业科研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有组织科研,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后补助”等立项模式,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助体系。

  链上协同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这句话的流行,既道出了上海消费者对绿叶菜的喜好,也折射出上海历届党委政府保障上海大市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压力与动力。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这句话既是科研导向,也是科研路径,即从种子选育到智能采摘甚至到循环利用全过程、全链条的技术创新之路。

  “我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辅助选择育种,推出了适宜周年生产的优质抗逆抗病耐热品种、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耐热品种、耐寒耐抽薹的系列品种。”市农科院园艺所所长朱为民告诉记者,这些自主培育的青菜新品种以及配套的绿色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已在上海落地生根并走向全国,近5年累计推广超过80多万亩次。

  记者了解到,不仅品种选育时已考虑到机械化等问题,而且围绕整地、作畦、播种、移栽种植、水肥管理到采收,再运送到预冷库、包装车间等,实现全程机械化,一天单机可采收10亩,单人劳动生产率是传统模式的25倍。机械化还有效避免人工多次抓握,减少二次污染,收割后原本被视为城市垃圾的残留损坏根茎叶等,也通过资源化利用成了有机肥料。

  青菜虽小,可窥全貌。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沈悦告诉记者,上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紧紧围绕需求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实现上中下游联接和多学科融合。各类科研力量养成了在产业链条中挖掘科技项目的习惯,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程全面的技术支撑,通过价值链的构建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原本只供给中华绒螯蟹蟹苗的上海,通过选育“江海21”大闸蟹品种,构建完善了具有竞争力的上海中华绒螯蟹产业链。以王成辉为首席的产业技术团队在品种和养殖技术整个链条上发力,打破了北纬28度以南养不出大规格河蟹的历史,把“良种+良法”的新技术推广至苏皖云贵等17个省份。

  “上海地域面积狭小,要想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效能,必须跳出地域限制,去考量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比,不断扩大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促进成果在全国范围的转化应用。”分管农业科技工作的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夏明林说。

  记者在与上海农业科研机构座谈时发现,上海的农林牧渔各专家团队对成果推广如数家珍,连接上海和每一个卓有成效的成果落地点,不是在地图上留下几根射线,也不是形成扇骨,而是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疆域。“农业科研工作贯穿了从种子到种养、加工的全过程,目标就是服务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上海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说,“要把成果变成产品,既服务市场,又经受市场检验,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让上海的‘小农业’服务全国大农业和大市场。”

  启示:面对农业科技成果点、线、环较多,而围绕产业链的系统性成果较少,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成果供给不足等问题,上海的答案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主要做法是鼓励涉农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盟,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全链条式的研究项目支持体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聚焦每个协同创新聚落的主导领域,减少同质化无效重复。

  应需转化

  “课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是农业科研的真谛,但知行合一并不容易。只有真正解决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痛点,才是真正推动产业发展的科研成果,也才能摆脱成果“停留在纸上、紧锁在柜中”的命运。

  淀粉含量超13%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稻”,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中心特种稻研究团队经20余年攻关的成果,通过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最终以独占许可方式签署成果转让合同,与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产研合作关系,在浦东新区祝桥镇建设千亩种源基地,5年内种植规模有望扩大到10万亩。

  “功能性和高产优质兼顾的品种是有,但能较好解决产业链上种源、栽培和加工等关键环节的系统性技术不多,‘优糖稻’丰富了上海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黎明说。

  像“优糖稻”这样的生动实践,已经在上海农业产业领域形成风尚。通过农业科研团队的协同,将研发与推广紧密对接,将新技术、新方法转化应用到生产实际,推动提升生产力;同时,通过产业主体,第一时间将生产一线存在的问题和市场需求传递给科研院所。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是需求拉动型成果转化模式,也是转化精度和效能得到保证的模式。

  据市农科院副院长赵志辉介绍,截至目前,农科院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推介会、展示会、品鉴会、培训会和路演等成果转化助推活动累计近150场次,引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23项,总金额1005.8万元;成果转化合同16项,总金额898万元。

  除了科研单位自己上阵“王婆卖瓜”推广应用外,市农业农村委发布的“上海科改25条”等文件,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长三角路演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网络,建立起申请转让、成果定价、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交易鉴证为核心的“五步法”成果转化服务流程,则推动了上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十三五”期间,上海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面积达350余万亩次,经济效益超过210亿元,农民增收高达12亿元,90多项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功不可没。

  而作为创新主体的涉农企业,自然在和科研机构双向互动中实践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做大做强也因此水到渠成。记者在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了解到,在上海生猪年出栏不到100万头的产业形势下,公司被遴选为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全国半数以上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提供了优质种猪及猪精资源。

  启示:面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脱节,许多基础研究束之高阁,成果统计多、市场应用少等问题,上海的答案是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主要做法是引导科技人员精准对接重点产业,培育了一批科创成果孵化与示范推广基地、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全过程的主体作用。

  生态培育

  农业科研成果少、转化率低,成果本身质量参差不齐、转化周期长等是表层病因,价值和绩效评价导向的“跑偏”才是病根,要除根,须要整体优化科研生态。

  上海自2010年启动水稻、绿叶菜、西甜瓜、河蟹等四大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历经十余年探索,基本完善了十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模式,围绕产业和技术两个核心内容,促进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为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之所以能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离不开上海推进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由此逐步培育出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良好生态。作为全国首个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地方性法规,于2007年施行的《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村级农业技术服务队为补充,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再加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兴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包括投入、立项、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在内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运行机制。

  农业科研好生态,最关键的是能激发生态中的主体活力。市农业农村委科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正积极探索“创新团队+项目经理制(PI制)”的科研管理模式,实现有组织科研与自主原始创新相结合,开展“经费包干制”和“负面清单制”试点,营造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

  为精简合并预算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包干制”试点范围,上海市财政局会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的《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被称为十年来上海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放权最到位、经费使用最灵活的一部文件。其最大的亮点是权力下放,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减少事务性工作。

  绩效考核永远是最有效的“指挥棒”。上海完善以产业链价值提升为导向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充分营造鼓励包容支持创新文化的科研环境。蔡友铭介绍:“我们农科院制定了科研业绩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坚持结果导向、目标导向来选拔培养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实现优绩优酬。此外,开展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选派优秀青年科技人员挂职锻炼,为其团队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启示:面对目前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导致科研价值取向“跑偏”和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上海的答案是完善以产业链价值提升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科学设置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主要做法是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与体系,精简环节,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研上。

bcb71a5ef5a74fa3a6a2b99fb48b2caa.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