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沪牌”菌菇风更劲

来源:农民日报 胡立刚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06 08:55:46 浏览次数: 【字体:

 短短一个甲子,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全球赢得了诸多美誉。在脱贫攻坚战中,70%的贫困县选择了发展食用菌产业,这一富民产业好像披上了时代光环。这也意味着,过去的60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0”到“1”和从“1”到“100”的两次跨越。

  这两次跨越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团队成功实现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创新轨迹相吻合。这似乎不是巧合,该团队率先攻克食用菌纯菌种制备技术和发明代料栽培等技术,为中国食用菌产业化打下了基础;又率先引进并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体系,引领中国食用菌产业做大。

  依旧是该团队,他们基于科学的态度认识到:中国特色食用菌工厂化模式是引进新品种、“抄作业”方式实现的。当下,唯有从基础做起、从源头做起,培育出中国特色现代化食药用菌育种体系,中国食用菌产业才能做强。

  “为此,我们团队提出了第三次创新转型,并设定了创建‘世界食用菌创新中心’的目标,产业有基础,我们有信心。”食用菌所所长张劲松说。

    传承多品类全产业链科研风气

  虽然众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由研究所不同的部门承担,但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种源创新、应用创新的科研风气是一脉相承的。

  2021年春回大地之际,中国向全世界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选择了发展食用菌富民产业的县中,70%选用了香菇品类。“一菇独大”的现状,和国内第一个实现成果转让的香菇品种“申香215”“沪香F2”等上海香菇系列品种有很大关系,前者拥有市场应用最广的名声,后者被所有香菇工厂化企业引进,上海香菇品种因此为全国香菇贡献了30%的产量。

  香菇团队领头人之一、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告诉记者,当下广泛推广应用的5个香菇品种是食用菌所香菇团队科研人员前赴后继的结晶,特别是过去20年,团队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的带领下,围绕香菇种源和栽培技术持续创新,换来了引以为傲的成果。

  记者通过宋春艳了解到,脱贫攻坚中出现“两个70%”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高度协调用力的结果。两只“手”高度协调出的后一个70%,很大程度上源于香菇团队创新推出了“工厂化制棒+生态化出菇”产业模式,并通过技术服务让这一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

  工厂化制棒解决了一家一户无法实现轻体力、标准化生产菌棒的难题,生态化出菇指的是将需要更多劳动力的出菇采收环节分散到各家各户,既符合出菇的生态环境要求,又能满足山区丘陵地区农民脱贫的需求,这样的产业模式自然成为脱贫致富的首选。

  香菇,只是食用菌产业中的一个品类,“申香215”等香菇品种也只是食用菌所众多强势品种的一部分,如以高产灵芝孢子粉为特色的灵芝新品种“沪农灵芝1号”,在全国20多个省份大规模应用,每年产生社会效益超过10亿元。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全所总计获得新品种权8个,国家认定新品种19个,上海市审定认定品种91个。

    实践全球化产业技术服务模式

  “研究所虽然分成多个部门,研究方向不同,在创新实践全球化产业技术服务方面,行动是一致的,不分你我。”食用菌所副所长鲍大鹏说。

  正如鲍大鹏所说,不管是二级研究员还是刚刚加盟团队的年轻科研人员,在服务全国全球食用菌全产业链方面不分职务高低、专业特长。

  食药用菌功能营养与精深加工领域二级研究员杨焱,是食用菌所加工技术与发酵工程研究室主任,在珍稀药用真菌桑黄和猴头菌的优良菌种选育、人工驯化及高效制备等方面造诣颇深,先后开发出了以“沪猴3号”为代表的猴头菇新品种和系列营养健康产品。为了推动全国桑黄产业发展,2019年,食用菌所主动发起并成立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杨焱义不容辞担起分会秘书长之职。基于分会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国桑黄产业体量迅速扩大,3年时间,国内桑黄企业从8家增加到400多家,桑黄先后被全国几个省纳入地方中药材和饮片标准,突破了市场准入瓶颈,实现了产量和附加值同步增长。

  记者了解到,食用菌所85人,几乎每一位专家都承担着做大做强食药用菌产业的任务,每一位团队成员积极贡献着各自力量。例如,所里承办的5期农业农村部东盟食药用菌培训班和11期科学技术部发展中国家食药用菌培训班,都是由团队承担起了教学制定和培训任务。另外,食用菌所还利用上海市科委的“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项目,接受了5名国外食用菌青年科学工作者来所里进行一年期的合作研究。

   期盼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

  野生蘑菇因其分布广、品种多而在中华食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特色食药用菌产业则留下了由东南向西、向北的产业辐射、转移印记。无论是筚路蓝缕还是高歌猛进阶段,都诉说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美好故事,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团队扮演了重要角色,团队拥有7个国家级和4个上海市级科研平台,便是很好的注解。

  良好的产业和科研环境今非昔比,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大力实施。在这样的环境下,团队提出第三次创新转型,并确立了创建世界食用菌创新中心的目标,未来的道路必将一帆风顺吗?

  “创建世界食用菌创新中心的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食药用菌现代化育种体系,这就需要更加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境,而上海食用菌企业搬离势不可挡,随着创新主体的搬离,必须要重构团队和企业的合作模式。”说到创新环境,张劲松表现出了食用菌所团队共同的担忧。

  记者了解到,创新主体同样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表达了担忧,这些企业中,有金针菇品类产量占了全国1/3的,有占据上海地产双孢蘑菇市场超过95%的,还有以特色小品类为竞争优势的。企业经营者在做大的经历中深刻领会到:“抄作业”充其量只能做大,要做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必须和科研团队建立贯穿全链条的合作关系。但是,目前还做不到。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国内双孢蘑菇企业中坚持全产业链国产化的榜样,先是实现了原料的国产化,接着成功研发双孢蘑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这些创新成果和新育成的品种一起,成为合作社强大的竞争壁垒。合作理事长陈林根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全套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做大的企业不少,如果企业和科研团队不能形成亲如一家的关系,今后还得走老路,不是不想担当,没有科研团队密切合作,企业根本无法承担创新的风险。

  在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所谓的创新环境,就是把科研和市场“两张皮”融合成“一张皮”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这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努力构建。

0c9f9e2dfb53400ba0f274267173e2f6.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