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信息>详细内容

“旱优3号”等品种广西种植喜获成功 节水抗旱稻育种技术协作网初见成效

来源:陈海荣、曹红亮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8-0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广西农科院和种子经营部门的专家在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柳州市融安县大洲村对在当地试种的、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培育的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进行了现场考察,发现该品种在两地均表现出长势好、抗性强、米质优、抗旱性及后期抗倒伏能力突出等特点,特别是融安县大洲村采用“水种旱管”的栽培方法栽种的“旱优3号”,产量显著高于当地种植的主栽杂交水稻品种“中优253”,深受当地农户、大洲村干部、农业局长和农业县长的交口称赞;种植的农户还一致夸赞该品种的米质非常好,是最好吃的“早稻米”。此外,在广西种植的“旱优2号”、“沪旱优桂杂2号”等节水抗旱杂交稻品种表现同样突出。
    “旱优3号” 、“旱优2号”、“沪旱优桂杂2号”等节水抗旱杂交稻品种均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世界首个节水抗旱稻不育系“沪旱1A”培育而成。为了构建相关科研联动和合作的技术平台,加快我国节水抗旱稻技术创新,促进节水抗旱稻工程持续发展,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牵头,联络上海、四川、云南、广西、安徽等十多家省级农业研究机构,成立了节水抗旱稻育种技术协作网,利用育成的“沪旱1A”优良不育系,和当地优良的恢复系进行选配,以期能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新品种,“沪旱优桂杂2号”就是由广西农科院以“沪旱1A”为母本培育而成的。“旱优3号”等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标志着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倡导的节水抗旱稻育种技术协作网取得初步成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