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玉米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为推动上海鲜食玉米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和CIMMYT的交流合作,2018年7月24日,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和上海鲜食玉米产业体系共同举办的“特用玉米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CIMMYT印度分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和我院有关专家参会并做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我院奉浦院区会务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作物所党总支书记万常照致欢迎词,CIMMYT高级科学家徐云碧主持了会议。
郑洪建研究员代表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ecialty maize industry and progress of work in CCSMRC》的报告,介绍中国特用玉米产业发展和中心的科研进展,希望CIMMYT的科学家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切入中心总体规划,共同打造国际化的特用玉米研究中心。
CIMMYT高级科学家Dan Jeffers博士做了题为“Donors for Improved Stress Resilience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for Specialty Maize”的报告。介绍今年在CCSMRC开展的抗病、抗非生物胁迫、高锌育种的工作,他利用CIMMYT优异的高锌、抗病、抗非生物胁迫的供体进行了对特用玉米的转育工作,并对特用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茎腐病和穗腐病的鉴定工作。
CIMMYT种质资源部的Terry Molnar博士做了题目为“Using maize genetic resources in breeding for stress tolerance and value-added traits”的报告。介绍了种质资源部利用农家种进行种质创新,提供给育种家的工作。大家就种质资源的交流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CIMMYT亚洲玉米项目部两位首席科学家Zaidi博士和Vivek博士分别做了“Developing stress-resilient maize: Importance of precision phenotyping”和“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Models for Strengthening the Specialty Corn Seed Sector”的报告。介绍了位于印度的CIMMYT亚洲玉米项目部针对南亚极端天气开展的抗非生物胁迫育种的情况,Zaidi团队在抗旱、抗热、抗水淹方面筛选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并且还筛选到多抗的种质资源,目前已经在全世界开始分发,被育种家使用。
来自CIMMYT墨西哥总部的张学才博士也介绍在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方面的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的张辉博士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及在水稻中的成功应用。CCSMRC的于典司博士也介绍了在爆裂玉米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下午参会人员参观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庄行实验站,并在田间就种质资源鉴定及抗病、抗非生物胁迫育种进行了交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