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组织承办第290期东方科技论坛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我院组织承办的第290期东方科技论坛—“鲜食玉米营养品质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6月2日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谭琦副院长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院士、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吴爱忠研究员共同担任会议执行主席。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研究员、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研究员参加会议并讲话。开幕式由上海市科委基础处陈馨处长主持。
报告会首先由我院作物所研究员郑洪建作了题为《鲜食玉米基因资源与营养品质改良》的主题报告,来自各地高校和研究院所的8位专家学者分别从“西南地区糯玉米种质资源与创新利用”、“优质蛋白玉米形成机制与育种新思路”、“玉米营养品质优良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隐性饥饿与叶酸生物强化”、“甜玉米营养品质评价与品种创制”、“鲜食糯玉米功能性主食化探讨”、“鲜食玉米品质对环境的响应与调控”、“鲜食糯玉米保鲜加工与产品开发”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现状,并与现场的嘉宾进行了热烈的圆桌讨论。中国工程院的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戴景瑞、荣廷昭两位院士分别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内容提出宝贵的看法和建议。戴景瑞院士认为,开展鲜食玉米营养品质遗传改良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很重要,本次会议为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发挥了冲锋号作用;建议在甜玉米方面,应该大力引进欧洲和美国的甜玉米资源,进行创新利用;在糯玉米方面,加强我国西南丰富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利用。荣廷昭院士认为,对上海特大城市而言,鲜食玉米的研发和生产尤为重要;建议对鲜食玉米的研发和生产给予更高的支持,使上海成为鲜食玉米产业的中坚力量;建议加强国内外资源的收集、交流,建立有关同行的合作创新联盟。
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建言献策,达成了鲜食玉米营养品质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研究的三项共识:一是玉米营养品质研究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考虑到我国鲜食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应将鲜食玉米营养品质遗传改良列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目标之一,全体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积极参与和促进鲜食玉米营养品质研究;二是我国鲜食玉米食味品质改良与应用已有较好工作基础,应积极鼓励、支持和吸引更多学者和科学家进一步开展鲜食玉米营养品质研究工作,培养锻炼年青骨干,组建一流研究团队,建立高效科研平台;三是鉴于我国鲜食玉米研究和应用在国际上的独特优势,要重视和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内协作,建立鲜食玉米营养品质研究协作网,不同单位、学科联合攻关,延伸产业链,推动我国鲜食玉米营养品质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建议以此次东方科技论坛为起始,加强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以期增强我国鲜食玉米营养品质领域的整体实力,争取在鲜食玉米营养品质遗传机理研究和应用上实现重大突破,也为国家和上海市部署相关研究计划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会后,专家学者们先后到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和上海崇明东滩,参观考察我院的鲜食玉米育种基地和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公司的鲜食玉米生产基地,进一步实地了解了上海在鲜食玉米科研生产领域中的成果。
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相关研究单位的近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