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领导莅临作物所开展大调研
7月20日,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会同院科研处、财务处、成果转化处、党政办等职能处室领导,莅临作物所调研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学科发展情况。作物所党政班子、保鲜与加工研究团队以及所办人员参加调研会。
蔡友铭院长指出,在农村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中,农产品保鲜加工学科的发展很有前景。立足上海,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在农产品保鲜加工领域有所作为。本次调研讨论保鲜加工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旨在了解开展哪些工作?有什么想法?下一步怎么做?倾听一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农产品保鲜加工团队负责人分别就农产品保鲜、特色农产品加工、新产品研发、微生物防控以及大宗农副产品电子束辐照加工工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做了翔实的汇报,从调整科研生态结构,制定发展布局,引进人才,建中心、汇资源,强技术、重产品,拓领域、聚重点,广渠道、巧对接等方面,就学科今后的发展谈了工作想法。
蔡友铭院长提出了几点殷切希望,一是在做好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整体分析当前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全产业链,理顺思路、明晰路线和扎实工作。依托上海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人才底蕴好,市场巨大,吸引大家参与进来,为我所用,形成大协作、大团队、大分工。二是抓住自身特色和优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聚焦重点。抓住1-2个突破点,在产品上向功能、营养、高附加值上聚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竞争力产品。三是鼓励多开展协同创新,增强学科间的交叉研究。眼光放远一点,从顶层策划,规划布局,建立良好的科研生态系统。蔡院长表示,保鲜加工学科发展充满着希望,建议大家以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站在改革发展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角度,找准着力点、核心技术,研发自主产权的产品,为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汇聚力量。
调研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就健康产业、都市鲜活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产品功能、营养和附加值,如何服务好农民,服务好市民,为保鲜加工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大调研、大讨论气氛热烈。院职能处室领导在仪器设备更新、科技成果转化、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答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