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所内新闻>详细内容

所内新闻

我院桃创新团队在桃采后抗冷性和风味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林果所 发布时间:2025-03-17 16:01:38 浏览次数: 【字体:


据统计,中国2023年度桃收获面积1550万亩,产量1850万吨,80%以上用于鲜食销售,为世界上最大的桃生产国和消费国。桃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县域发展的重要经济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典型的冷敏型水果,桃果实在低温环境下长期贮藏时会出现果肉絮败、汁液流失、内部褐变、风味丧失等冷害症状,导致商品价值显著降低。这一问题不仅影响鲜桃在我国本土的贮运和货架期,也限制了我国鲜桃的远距离运输和出口贸易。随着我国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提升鲜桃贮运能力、延长货架期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在实现中国桃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开拓海外市场,更需要解决鲜桃低温贮运过程中的冷害问题。

我院林果所桃创新团队连续多年对桃果实采后抗冷性和风味调控机理机制进行研究。多年研究发现,通过采用温度调节、1-MCP结合非冷害温度贮藏、1-MCP结合低温贮藏等技术,可显著抑制果实采后抗冷性、保持果实的固有风味,延长保鲜和流通期。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一区TOP,IF=6.4)、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二区TOP,IF=6.1)和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二区TOP,IF=4.1)上。我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周慧娟研究员为以上论文的第一作者,叶正文研究员和浙江工商大学宦晨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科技领域项目、上海市农委东方英才(青年)项目、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桃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

e972a20b37bf4d8bb149a01d7a0c1806.Png

60013b9f10394c86b0b289702c13f5aa.Png

2b7acd4bab694d45b157812ccf30199e.Pngdf3c4d98459a4bd181fa36897b65c2e8.Png

本团队的科研成果解析了桃果实的抗冷机制、挖掘了关键抗冷和风味调控基因,对于选育抗冷新品种、提升果实贮运品质、促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