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台建设>创新平台>详细内容

农业农村部长三角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来源:信息所 发布时间:2024-03-21 14:17:58 浏览次数: 【字体:


2ca0986762a54bee9c81ec06aeeeb4c4.png

实验室总体定位

本实验室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采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要围绕长三角地区对智慧农业的重大需求,针对智慧农业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问题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高长三角智慧农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长三角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研究方向

1、智慧大田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天空地一体化信息采集技术与装备,构建上海农业监测网络,通过地面物联网、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农业环境、作物生长、农业灾害等信息进行多时空方位和全生产过程采集。利用遥感、云计算、深度学习和数据融合等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多源遥感数据处理方法、耕地和作物种植面积提取、作物长势分析和产量估测、农业灾害监测和损失评估解析算法。为农业主管部门产业布局、产量估算、防灾减灾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为规模化种植基地提供作物精准化种植、智能化管理方案。

2、植物工厂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不同的种植对象,研究植物工厂空间布局和结构等,优化植物工厂相关结构,使得空间利用率更高,更节能;研究植物工厂光温气肥耦合规律,降低单位产量的能耗;研究植物工厂内的环境模型,研发节能环境智能控制产品;研究人工光对植物品质的影响,实现人工光对农产品的品质调控;研究多传感器、生长模型和算法之间相互配合关键技术,研发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实现在不依赖室外条件和人为干预的条件下植物工厂的完全智能化控制。

3、作物表型组学技术研究

构建多尺度表型平台,集成RGB、高光谱、热红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建立多尺度表型信息采集系统,开展群体、个体和器官尺度性状高通量监测;依托多尺度表型信息采集平台,研究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分析技术提取作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表型信息的方法;围绕水稻和绿叶菜育种需求,提供高通量表型信息,实现育种材料快速鉴定和筛选,提高田间育种效率,挖掘与水稻高产、抗旱、青菜耐热、抗病等性状相关的优异基因。

运行机制

采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的运行机制,主任由杨娟研究员担任,设立学术委员会,建立完善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实验室在主任的带领下,由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定位进行充分论证,制定合理的团队激励机制和考核政策,评价学术水平和成果。实验室下设若干研发部门,部门主任负责管理科技开发人员执行研究开发的具体工作。

管理团队

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娟 副处长/研究员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赵春江 院士, 主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易中懿 院长/研究员, 副主任,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孙坦 副院长/研究员, 副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

蔡友铭 院长/研究员, 委员, 上海农业科学院

朱艳 院长/教授, 委员, 南京农业大学

任妮 副处长/研究员, 委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刘成良 所长/教授, 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

李道亮 院长/教授, 委员, 中国农业大学

杨其长 书记/研究员, 委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何勇 院长/教授, 委员, 浙江大学

陈天恩 主任/研究员, 委员,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柳平增 院长/教授, 委员, 山东农业大学

袁寿其 书记/教授, 委员, 江苏大学

徐茂 主任/研究员, 委员, 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

曹宏鑫 研究员, 委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 长三角智慧 农业技术 重点实验室 研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