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欢迎光临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您的位置: 首页 >风险预警>国内舆情>详细内容

国内舆情

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内部管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28 17:38:20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种产品的第三方检测越来越多,通过检测数据显示其产品的高技术和高质量,这就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随着产品规范和法规的日趋繁杂,各国和大众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实验室的专业技术能力、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也日益迫切。这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带来了机遇,也对其检测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加强实验室的自身管理,寻求实验室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能力,适应检测市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成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快速发展道路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规定,实验室需配备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三方检测或校准实验室不应参与任何损坏其判断独立性和检测或校准诚信度的活动。因此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充分考虑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对于专业技术要求的不同需求,以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作为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机构,对人员基本素质的特殊要求。人员配备要与本机构的发展战略、各部门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在人才的数量、类别配备上要适合本机构实际和发展,要以最佳比例、最低标准实现其效能最大化。

       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重视本机构的人员管理。
一、人员的任用
人员的任用,力争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任用、责权相应的原则,根据岗位要求选择任用人才,明确岗位的责任和权力,给予每个人以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
对于相关岗位有特殊要求的如需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负责解释和说明人员等要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规定执行。对人员的要求和任用要样按照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及实验室相关资质的准则要求进行管理,让每个人在适合并满足要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相应的权力和资源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施、保持和改进,识别管理或检测过程的偏离以及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偏离,使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二、人员的培训
人员的培训,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管理者应制订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应有确
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应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所以针对实验室人员我们要有计划、有目标、有目的的进行定期的培训。并适时的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注重实验室培训体系的适宜性,评价人员在接受培训后的能力改变,评价培训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效果。根据需要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检测市场的需要可同时开展相关的团队精神、职业操守、人生目标、压力疏导等辅助性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检测人员队伍。

三、人员的监督
人员的监督,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针对检测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及检测活动过程包括样品的接收、抽取、
处理等进行监督,有程序、措施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能力,开展公正、准确、诚信的检测活动。
四、人员的交流
人员的交流,由于国内的检测实验室相当于国外的同行业比较起步比较晚,检测范围较窄,专业知识面不宽。再加上一些第三方的检测实验室受体制、地域
等的限制,检测人员的培养周期又相对较长,所以人员的结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对于人才的需求,应采取多渠道的交流,人员的引进采取柔性方式引进。如建立专家流动站,聘请各行业的权威人士作为客座老师,定期对该领域范围内的知识的更新、发展对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指导,对疑难问题、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进而提高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实验室人员横向之间的交流。多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同类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比对等活动。因为只有考核才能检验出人员学习、培训的成果,只有比较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知道问题才能进行原因分析,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达到改进的目的,技术水平才会不断的提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