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欢迎光临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详细内容

最新动态

赤霉病小麦也能物尽其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05 14:24:15 浏览次数: 【字体: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俗称烂麦头、红麦头等,是由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等病原菌侵染麦粒后产生的小麦重要病害之一。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产量的减少,同时还会降低小麦的品质。此外,禾谷镰刀菌的代谢还能产生真菌毒素,人畜食用后可能还会中毒。

  这类真菌毒素主要成分为呕吐毒素(学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英文名deoxynivalenol,简称为DON),广泛存在于粮谷类农作物中,污染率较高。这种毒素具有很高的细胞毒素及免疫抑制性质,当人摄入了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者会损害造血系统而造成死亡。1998 年,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评价报告中,呕吐毒素被列为3类致癌物。中国国家限量标准规定包括小麦等谷物在内的食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不得高于1.0 mg/kg。

  赤霉病发生是小麦受呕吐毒素污染的直接原因。小麦赤霉病主要分布在潮湿的温带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又恰恰处于这一地带,这是中国小麦及其制品受呕吐污染较严重的原因之一,在近几年的多雨年份这种污染状况则更为严重。 

  那么,呕吐毒素含量超出限量标准的小麦该怎么处理,只能白白扔掉吗?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含量在1.3 mg/kg以下的污染小麦在现有正常制粉工艺条件下,加工出来小麦粉符合国家限量标准。因此,面粉等小麦加工企业可以对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控制,生产出合格的小麦粉。

  实际情况中,呕吐毒素主要集聚在小麦籽粒的外层。小麦籽粒的呕吐毒素含量由外及内呈明显的梯度递减状分布,即由外层至麦芯:粗麸>细麸>皮粉>芯粉。小麦麸皮虽然只占小麦重量的25%左右,却集聚了约40%以上的呕吐毒素;芯粉占小麦重量的一半,呕吐毒素含量仅占35%左右。

  另外,小麦原料仍然是影响小麦粉出厂是否合格的主要因素。呕吐毒素严重污染的小麦通过现有制粉工艺有可能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限量标准。因此,应严格把关原料质量。研究发现小麦中不完善粒含有的呕吐毒素远高于净麦,呕吐毒素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不完善粒>毛麦>净麦,说明轻质小麦受污染情况最严重。生产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收购小麦原料,确保生产出的小麦粉合格。

  当然,中国每年确有部分小麦呕吐含量较高。对于这种情况,该类污染小麦可以作为饲料原料;对于含量更高的小麦可以作为工业原料来处理,以避免浪费,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做到物尽其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