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欢迎光临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详细内容

最新动态

产地环境团队积极参加第17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

来源:质标所 发布时间:2023-05-30 15:16:11 浏览次数: 【字体:

517-19日,质标所产地环境团队成员在青岛参加第17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大会以“新污染物治理与健康环境”为主题,围绕“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与污染特征”、“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与迁移转化”、“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的污染和控制”及“新污染物治理”等12个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团队5名成员在不同分会场对近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分享。

7f590c79f5aa441d9d33a963afebdf64.jpg

宋卫国研究员作了题为“池塘养殖中中华绒螯蟹的二噁英污染传递与蓄积”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上海地区中华绒螯蟹中二噁英(PCDD/Fs)的含量水平并评估了膳食摄入风险,通过对底泥-螺蛳-大闸蟹食物链中PCDD/Fs同系物的分析,揭示了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二噁英富集的关键媒介生物,研究成果对于养殖过程中二噁英污染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张其才助理研究员以“池塘养殖水产中多溴联苯醚的赋存形态、来源与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为题,介绍了多溴联苯醚的高灵敏检测方法,研究了池塘养殖鱼虾蟹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水平和特征,结合膳食摄入量计算了膳食暴露风险,并对污染物进行了来源分析。

王献礼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华绒螯蟹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识别与膳食风险评估”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华绒螯蟹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快速识别技术、污染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成斌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氮化碳材料的二噁英新型分离净化方法”的研究报告,介绍了二噁英类污染物现有检测技术瓶颈,提出了基于氮化碳的低成本新型分离净化策略,新策略对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分离净化效果与活性炭结果相似,能够满足美国EPA的二噁英检测标准,研究成果有望推动低成本易获取二噁英分离检测技术和国产化装备的发展。

博士后黄帝汇报了“废弃农药生产厂土壤中有机氯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的相关工作,通过两种不同的分析策略研究了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中的有机氯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水平,识别了未被关注的新型有机氯污染物,评估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风险。

bd5b12bf519c46e58988ed40ba01308e.jpg

   随着国家对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各领域人士对新污染物的关注空前高涨。通过此次会议,团队成员与POPs政产学研各界进行了广泛的学习与交流,为深入认识POPs研究前沿提供了平台契机。同时团队将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提升科研检测能力,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