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标所科研人员参加2023 第六届防伪追溯供需论坛
2023年7月9-11日,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主办的“2023 第六届防伪追溯供需论坛”在上海召开。围绕“防伪追溯包装,产品安全赋能”的论坛主题,200余家食品饮料、烟酒、生物医药、日用化工等参会企业及防伪追溯领域企业的专家和从业人员一起探讨了防伪追溯市场供需现状、防伪追溯新技术及数字化防伪追溯综合解决方案。
我院质标所邵毅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本届论坛,并在“预包装食品(含预制菜产品)行业防伪溯源需求”圆桌对话中分享了预制食品(含预制菜)产业包装标准的现状及对包材安全、食材溯源和品牌提升的技术需求,为包装企业提供了技术开发建议。近两年疫情的大环境加速了预制菜在消费者中的普及率,特别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预制菜”的概念后,资本的助推放大更是将预制菜产业推向了新风口。包装是预制菜行业非常重要的一块,邵毅博士对预制菜包装领域进行了技术需求的解读。包装至少承载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安全优质的包装材料能保障食材安全。预制菜和普通的工业化成产的快消食品相比,具有外形多样化、食用前还可能需要带包装再加热等特点,因此在异形包装的坚固性及包材的耐热安全性方面有特殊的技术需求。二是包装的防伪溯源信息能满足消费者对食材来源的了解需求。尽管目前的预制菜还主要满足“方便食用”的需求,但高端或优质食材的使用,已是预制菜领域的一条新赛道,满足消费者对菜品口感、营养的强烈需求,因此适宜的防伪溯源体系是凸显食材来源、体现加工安全的技术保障。三是优秀的包装设计能传递营养理念和品牌概念。结合我国当下国情,农产品和食品的营养和品牌会是下一个十年的工作重点,而通过设计等途径向消费者传递营养理念和品牌概念是包装的一大功能。综上,为满足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包装材料的热安全性、塑形稳定性、食材来源和加工流程的溯源系统、品牌创建和设计以及标准化创制等领域亟需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