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管理>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 授奖单位:上海市政府等级: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授奖时间: 2000年完成人:  冯志勇、汪昭月、贾亚妮、谭琦、严培兰、潘迎捷、陈明杰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果简介:项目从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角度对香菇木腐生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研制出全面替代麸皮等辅料的复合营养物,提出了配套的栽培措施,复合营养物已经在浙江地区7个县市推广应用了7200吨,应用于...
  • 授奖单位:上海市政府 等级: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授奖时间: 2001年完成人:  谭琦、潘迎捷、郭倩、严培兰、冯志勇、陈明杰、尚晓冬、曹哲民、汪昭月、郭力刚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成果简介:该项目系统研究了代料栽培花菇形成的环境因子,在实验的基础上首次证明湿度差是花菇形成的最关键因素;证明了不同的品种在同一环境中形成花菇的能力明显不同。本研究...
  • 授奖单位:上海市政府等级: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授奖时间:2003年完成人:冯志勇,高君辉,郭力刚,程继红,王志强,乔卫亚,郭倩,等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果简介:本项目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开始,比较不同的碳源、氮源;分析了菌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秀珍菇菌丝得出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 6.0;对秀珍菇的生活史作了初步描述,对...
  • 授奖单位:上海市政府等级: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授奖时间: 2003年完成人:王南,凌霞芬,谭琦,门殿英,尚晓冬,徐海英,关斯明完成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果简介:根据2001年收集到的大量有关食用菌(尤其是有关双孢蘑菇)的技术资料,包括全国双孢蘑菇主产区收集到有代表性样品的检测结果、产品标准、检测方法、与质量相关的指标等,以及深入到产地收集到与生产、销...
  • 完成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省武义真菌研究所,浙江省丽水食用菌中心完成人员:潘迎捷,黄秀治,林芳灿,吴克甸,李明焱,谭琦,曾金凤,陈俏彪,王卓仁,陈明杰,朱惠照,蔡衍山,吴学谦,闵家顺,汪昭月获奖情况: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香菇产业是我国农业结构中一个新型的支撑产业。多年来,在国家、上海市等各级...
  • 授奖单位:农业部等级: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授奖时间: 2004年完成人:曹晖,冯志勇,谭琦,王南,陈明杰,高君辉,王志强,                程继红,凌霞芬,蔡令仪,宫秀荣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项目是由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农业科技成果资金转化项目,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对食用菌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的菌种、正常子实体和部分异常子实体组...
  • 授奖单位:上海市政府等级: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授奖时间: 2004年完成人:  谭琦、潘迎捷、陈明杰、尚晓冬、郭力刚、贺冬梅、曹晖、陈有兴、刘德云、郑文彪、汪昭月、郭倩、王自强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果简介:一、建立了香菇杂交育种的选育标准程序1.本项目应用RAPD技术,对苏香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更进一步验证...
  • 完成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完成人员:冯志勇、高君辉、张引芳、程继红、邢增涛、赵明文、郭倩、金力、陈明杰、白冰获奖情况:获得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围绕食用菌工业化生产、运用定向选择、杂交、提纯复壮等育种技术,选育适合我国工业化生产的品种,集成菌种培养、基质制备、污染控制、生育调控、品质安全、储运保鲜等子系统技术,系统构建三种食用菌生产的技术体系...
  • 完成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完成人员:陈明杰、谭琦、郭力刚、汪虹、曹晖、尚晓冬、宋春艳、楚鹰、沈学香、秦莲花、卓英、张美彦、王南、冯爱萍、贺冬梅获奖情况:2007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是世界香菇生产的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优质菌种在香菇单产和质量中的贡献率举足轻重,决定了香菇菌种在香菇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我国香菇菌种缺少一种标准的...
  • 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2009年)本项目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灰树花和猴头菌是富含多种功能性成分的药食兼用食用菌,对其进行深加工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加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项目以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和活性为指标,获得适合深加工的灰树花和猴头菌品种;突破传统方法局限,集成中药现代化提取、物理分离、高效除杂质、瞬时干燥等技术手段,创造了具抗肿瘤活性的灰树花...
首页 1 2 3 尾页 共29条信息/共3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