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本所概况

本所概况

本所概况

【字体:

d9f01f6c19e349cca7e51cdd6a127ffa.jpg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是由原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2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上海市土壤肥料学会挂靠单位。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7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34人,具有博士学位53人。全所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闵行区领军人才、奉贤区“滨海贤人”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专家人才称号9人次,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与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长江大学、淮阴工学院、安顺学院等十余所国内科研院校开展研究生和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拥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1人。

紧紧围绕农业生态环境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研究所确立了植物水肥药调控、土壤污染与修复、有害生物监测及绿色防控、生态循环农业与种养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治理、湖泊流域水污染生态修复、农业绿色生产和有益生物资源利用等为重点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行业专项,上海市农委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人才计划项目等600余项。

拥有国家农业环境科学(奉贤)观测实验站、国家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农业农村部东南沿海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稻渔共作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试验单位、上海市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和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建)9个科技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5000m2,配备有荧光定量PCR仪、气质联用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等30余台大型设备。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实验站建有基础性长期性定位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100亩。

近10年来,主持或参与获得国家、省、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0多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近100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得市级审认定新品种权4项;在Nature.P、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life、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主编或编写著作10余部。科技成果“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十大主推技术之一。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研究所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上海郊区农村环境改善、农业提质增效等领域重大科技难题,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工程建设。近年来全面对接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25个, 乡村振兴示范村12个和专家工作站16个,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建设和科技兴农服务工作。在青海果洛州、云南文山州、贵州遵义市等地建立了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实现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应用的技术成果较大程度推动了当地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先后被多家中央媒体报道。

坚持开放办所,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神户大学、琵琶湖研究所、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环境研究所、美国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加拿大国际磷钾肥研究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关系。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已成为学科特色明显、人才梯队合理、产业转化能力强、自主创新和服务“三农”能力突出的农业科研机构。坚持“四个面向”,积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遵循“卓越 激情 创新”的所训,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发展目标,砥砺前行。


所 长:吕卫光

书 记:李丹妮

副所长:袁永达  薛永

地  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邮编:201403

电话:021-62202634

传真:021-62201112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