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导师微生物组学的先驱者之一汉德尔斯曼(Jo Handelsman)教授一直教导学生:成功的科学事业需要坚持、努力和失败。虽然不同求学阶段的导师都给予了我殷切的指导,但汉德尔斯曼教授她真的是一个偶像,不仅因为她自己是一位伟大的微生物学…[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3-03-21
-
民以食为天,但是,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3年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发生面积31.5亿亩次,同比增加24%,预计产量损失风险在3600亿斤以上。怎么对付病虫害?打农药?随之而来的环境和安全…[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3-03-21
-
科研人员在监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实现这一“双碳”目标,各行各业正在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与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单向减排”相比,农…[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2-09-02
-
“项目商业模式是怎样规划的”“新品种产量能提升多少”“您的品种如何说服农民来使用”……8月26日,在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的项目路演专场,从全国选拔出来的29个优质农业科技项目接受评审专家一连串的犀利提问。这样的“灵魂拷…[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2-09-02
-
水稻稳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石。种类繁多的田间杂草作为水稻的伴生植物,若不及时除去,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7月28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举办的2022年上海市农业主推技术“稻田杂草‘播(插)喷…[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2-08-03
-
东方网记者刘辉7月28日报道:“草害对上海水稻种植的影响越来越大。”记者今天从上海市农科院获悉,为了降低杂草种群对上海水稻种植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持续科研攻关,一种叫“稻田杂草‘播(插)喷同步’防除技术”正不断更新推出。据悉,在202…[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2-07-29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原创于上海的节水抗旱稻,不仅擅长节水抗旱,更是减排大户。记者日前从上海市农科院获悉,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应用基础类项目“稻田温室气体与面源污染协同控制的WDR品种潜力挖掘及机理研究”最新通过验收。经过5年的…[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2-06-22
-
黄鳝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在地道的本帮菜餐馆中,响油鳝丝必不可少,而同样浓油赤酱的红烧鳝筒也是很多食客的最爱。据统计,仅上海水产批发市场,黄鳝的销售量大约在30万斤/天。那么,这么多的黄鳝从哪里来?人工养殖的黄鳝品质如何?从鳝苗长…[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1-06-08
-
东方网记者刘辉6月5日报道:假如到时下的沪上农郊转转,就能看到水田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插秧种水稻。与此同时,在奉贤区的沪农科院庄行实验基地里,“中国黄鳝育种第一人”周文宗研究员也进入到一年当中最忙的时段。每年供应1万多斤鳝鱼苗说起…[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1-06-07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鸟击”是影响机场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因素。日前记者从上海市农科院获悉,生态所联合害虫防治和杂草控制与利用研究团队主持的“飞行区草坪生态环境评估”项目,在浦东国际机场通过控草治虫策略防鸟,为飞行安全保驾…[媒体聚焦] 发表时间:2021-03-20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