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本所概况>团队建设>详细内容

团队建设

害虫生态调控课题组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Insect Pests

来源:生态所 发布时间:2022-09-06 20:35:55 浏览次数: 【字体:

20d4afbc7fc945ada874996eb0fd3198.jpg

1.课题组简介

本团队以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为目标,从分子、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开展水稻、蔬菜和果树害虫生态调控与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阐明了寄生蜂和昆虫病毒对害虫寄主资源的竞争和协同关系;从生理和分子水平上探讨寄主植物对蔬菜夜蛾病毒感染力的影响机制;探讨天敌载体植物、蜜源植物对天敌的保护利用机制及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诱集作物对害虫的诱集效应机制;研发新型植物源农药;集成示范化学防治替代技术;为上海大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2. 研究方向

1) 淡足侧沟茧蜂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互作

2) 害虫-寄主植物-昆虫病毒的三级营养关系

3) 基于功能植物与景观多样性的害虫生态调控

4) 天敌昆虫的规模繁育及生态控害效果研究

5)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农田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3. 课题组构成

课题组长:季香云

首席专家:蒋杰贤

课题组成员:张浩 陈义娟 王金彦 尤春梅

4. 主要研究成果

植物多样性与植食性昆虫防控

揭示间套种、地面覆盖生草、诱集植物等多样化种植模式对植食性昆虫(害虫)、天敌、中性昆虫数量与多样性以及对农药减量、作物产量与投入产出的影响,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林业生产中化学农药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课题组利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以及生态工程原理,探索了植物多样性调控农林害虫的效应及其机理。

e87e4520dc8449f693bb475b814c6a60.png

Fig. The layout of rice fields  with diversified plants


害虫生物防治

以植物、蔬菜夜蛾、淡足侧沟茧蜂、核型多角体病毒为研究对象,阐明寄生蜂和昆虫病毒对害虫寄主资源的竞争和协同关系,探讨寄主植物对夜蛾病毒感染力的影响机制,丰富害虫生物防治学科内容,为化学农药替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课题组利用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手段,探索了多营养级互作过程中的害虫生物防治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代表性论文:

[1]Spatial aggregation of herbivores and predators enhances tri-trophic cascades in paddy fields: Rice monoculture versus rice-fish co-cultur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22, https://doi.org/10.1111/1365-2664.14204.

[2]Plants impact cellular immunity of caterpillars to an entomovirus.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21, 77: 2415-2424.

[3]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Salvia hispanica L. essential oil and combinations of their main compounds against the beet armyworm Spodoptera exigua.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21, 162: 113271.

[4]Global synthesis of effects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on trophic groups and interactions.Nature Plants, 2020, 6: 503510.

[5]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podoptera exigua midgut and nucleopolyhedrovirus.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20, 163: 241-253.

科技奖励:

[1]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灾变机理及其持续控制关键技术,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

[2]果蔬化学农药生态替代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

[3]菜田主要病虫监测预警及生态控害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

[4]上海郊区农田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施用减量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

[5]叶菜类蔬菜主要害虫生态控制技术研究,2001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

5. 对外交流与合作

害虫生态防控课题组依托项目实施基地,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边研究边示范的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科技兴农活动,深入上海郊区和中西部地区(西藏、云南、贵州等地),通过现场指导与培训、授课讲座等方式,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种植大户及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相关科技成果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推广应用。为种植户和基层技术人员授课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近3000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害虫生态防控课题组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通过会议交流、项目合作和人才互访等方式如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关系。

da4a38fca4c8457ba2ba254e9126fc29.pnge048d8d5d97841dd8bcad7bd79a61336.png

624dec90b75b4f21922ac244e28fd0df.pngafbcf45d2cff48ba8529b49da0749ce7.png

害虫 调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