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本所概况>团队建设>详细内容

团队建设

水环境治理课题组
Labora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来源:生态所 发布时间:2022-09-07 21:31:14 浏览次数: 【字体:

1cef1a6598f9429faa34bf60e0d8ccc1.jpg

1. 课题组简介

团队创始人二级研究员宋祥甫于1992年成立水环境治理课题组。创建伊始,团队研究方向从最初的植物浮床系统水质净化发展到湖泊河流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从承接地方项目到2002年开始主持国家重大专项水专项课题与子课题,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农口系统最早跻身于水环境领域的专业团队。针对我国河流、湖泊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要,团队在二十余年间开展了系列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固废资源化与高值利用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团队已在太湖、滇池、淀山湖、巢湖、武汉月湖、宁夏星海湖等重点湖泊,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昆明、福州、广州、无锡、杭州等城市与农村完成了几十条河流、多个湖泊及小水体的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在常州和广东推广畜禽健康养殖粪污无臭零排放种养结合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模式4.6万余头猪当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提升技术研发及理论研究水平,团队与国内、日本、美国、丹麦、墨西哥等20多个科研院所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每年来访交流的国内同行近100名,外籍专家近20名。团队目前有6人,主持国家项目近20项,主持和参加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发表国内外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最高影响因子为24.319,授权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贰、叁等奖6项。团队将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历史、与时俱进、拼搏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为我国水污染治理事业不懈努力。

2. 研究方向

水环境治理综合体系

以不同类型生态浮床、生态沟塘、湿地系统、光催化及微纳米气泡等物理化学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河湖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湖滨缓冲带生态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水产养殖废水综合处理等技术体系研发;基于上述技术,开展水质净化和生态恢复过程氮磷及农药迁移、有害水华蓝藻的灭活及微生物响应机制等研究。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理念,通过低成本、低耗、简单、易推广的农田和畜禽养殖废弃物一体化处理措施,研发形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无臭化、循环化、零排放技术体系;并针对资源化过程中理化及生物因子、生物群落及难降解有机物调控机制等开展研究。

3. 课题组构成

课题组长:邹国燕

课题组成员:陈桂发 崔娜欣 周丽 张旭 蔡敏 庞思

4. 主要研究成果

河流湖泊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与理论

b7623e4f3d6b469798c4380241a113e5.png  4ac493c971fe439c9f90ef63cbec4208.png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技术及循环利用

6383785b61024f13a2dedb1ab68b25e3.png   

粪污+秸秆-食用菌-果园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林下养菇技术示范

b7a02b42a97d47c18db67b39f3837ece.png

无臭无排放猪场养殖与废弃物高值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示意图

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专著3部。上海世博会活体水稻的成功展出,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农委的多项奖励。课题组分别获世博科技先进集体、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宋祥甫获党中央国务院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陈桂发、邹国燕分别获上海市农委先进个人称号。

代表性论文:

[1]Li Zhou, Xu Zhang, Min Cai, Naxin Cui, Guifa Chen, Guoyan Zou*. New insights into the efficient charge transfer of the modified-TiO2/Ag3PO4 composite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destruction of algal cells under visible light [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2, 302, 120868. (IF= 24.319)

[2]Naxin Cui, Xu Zhang, Min Cai, Guifa Chen, Li Zhou, Guoyan Zou*. Does rice straw addition and/or Vallisneria natans (Lour.) planting contribute to enhancement in nitrat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under low temperature?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 350: 126896. (IF=11.889)

[3]Min Cai, Zhenglu Wang*, Haotian Gu, Hui Dong, Xu Zhang, Naxin Cui, Li Zhou, Guifa Chen, Guoyan Zou*. Occurrence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hospital inpatient department wastewater: Impacts of daily schedule of inpatient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J]. Chemosphere, 2022, 292: 133405. (IF=8.943)

专利

邹国燕等,一种缓冲带防护隔离区地表径流收集净化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1511025898.9,完成成果转化30万元。

邹国燕等,一种用于猪舍除臭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110276293.6

周丽等,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ZL201922005112.7

张旭等,一种植物复合净化水质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921979176.0

蔡敏等,一种软化直立驳岸构建海绵城市的生态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020259354.9

5. 对外交流与合作

e7701466c81b4d92816ffaecd4894e4a.png    2a63c9c09ab1484586a300809425d111.png

                  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主持本所承办的246期东方科技论坛     日本冈山大学玉田哲男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58f5aca591ee46b0be1f5b2ce53c423c.png     e3246b38dede4e609e7fe0b19d506e3b.png

  阿根廷门多萨省水利部部长考察低碳中心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杨贞标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水环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