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生态所土肥党支部
榜样介绍:生态所土肥学科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现有正式党员16名,其中博士14人,主要从事土壤与肥料相关的研究,以“护大地之基 筑绿色未来”为支部党建品牌。
土肥学科党支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最新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集中学、自学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凝聚支部党员向心力。组织党员参加院所举办的党性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政治作风过硬、业务精、素质高的复合型党员队伍,为承担重大任务提供有力的思想和人才保障。
在院所组织的领导下,支部不断加强和规范组织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党章、 “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新组建的支委会成员均为88、90后,努力推动支部工作向“新”发展。支部委员注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多次参加市农业农村委和院所组织的党员干部培训和中心组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措施,切实将学习教育激发出的精神力量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致力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
土肥支部秉持新时代发展理念,在实践-认知-再实践中探索党建引领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创建“护大地之基 筑绿色未来”支部品牌。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称“土壤三普”)这一举国重大任务中,支部立足全局、聚力先行,将党建与中心工作精准融合,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全体党员的战斗力,为全市土壤三普的顺利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隔43年,以摸清耕地质量“家底”为目的的“土壤三普”工作伊始,就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等困难,支部秉持党建引领,以破“难点”、解“痛点”、疏“堵点”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14名党员为核心的质控技术团队,多次结合主题党日开展专题学习、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为三普工作做好思想保障和技术储备,以实际行动和高度热情投身到全市八个区县的三普工作中,作为上海唯一的省级质控实验室,高水平顺利通过质控实验室考核评估。
支部立足全局,构建完善了从“外”到“内”的全程质控体系,先后培训全市三普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完成了2258个样点采集,开展质控100余人次,125个剖面样点实现质控全覆盖,质控率为12.6%,远超国家5‰的要求。对全市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技术练兵,实施多层级抽查30余次,100%完成了样品检测和数据审核。目前支部正加速推进80余项成果汇总工作和包含两万余份样品的土壤资源库建设。在试点区三普工作中,支部党员冲锋在前,共完成14项报告、数据和图件成果,顺利通过国家试点县成果验收。
支部注重加强土壤三普工作宣传,发掘典型案例,通过院所“三普动态”专栏报道100余次,同时得到农业农村部、东方城乡报、上海三农等宣传报道30余次,显著提升了上海市土壤三普工作的影响力。由支部党员主要构成的三普质控团队因表现突出,荣获2023年市农业农村委的“优秀青年集体”荣誉称号,党员同志以坚强的战斗力和突出的成果诠释了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支部立足学科发展需要,通过不断丰富党建共建共建新形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支部与崇明区生态农业科创中心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推动崇明观测站合作共建项目,提升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能力和数据应用分析水平,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新动能;通过与上海正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净达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党建共建交流,直面生产实际问题和难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支部党员同志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通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支部1名党员被评为全市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教师,1名党员入选首届“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
党建和中心工作的发展来源于坚强的纪律保障。支部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规范日常工作程序,与所总支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带领党员认真开展党纪《条例》学习、开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主题党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活动,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倡导党员廉洁自律,切实做到知敬畏、守底线。支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关心每位党员的思想动态,从日常谈心谈话中汲取多方建议,抓准党建引领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