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榜样的力量>详细内容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院“两优一先”优秀共产党员—张海韵

来源:生态所 发布时间:2024-07-16 10:09:54 浏览次数: 【字体:

榜样介绍:张海韵,博士,副研究员,2018年获北京大学环境地理学博士学位,担任生态所党总支青年(兼统战)委员和土肥学科党支部书记。目前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环境监测组工作,主要从事土壤新兴污染物风险评估及管控方面的研究。

一、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积极参加院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紧跟党的先进思想理念,认真领会重要文件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参加院优秀年轻干部培训,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历史与实践课程,与各所青年人才充分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参加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培训并顺利结业,明确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升了工作技能水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真理和卓越的强大思想武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紧扣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发挥青年人敢想敢做的精气神,勇于尝试突破新的研究方向,追求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时刻铭记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份初心,并把这份初心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2023年以来,张海韵担任生态所党总支青年(兼统战)委员,组织所党外人士座谈会,凝聚青年同志和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向心力;担任土肥学科党支部书记,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精神文件,勇于探索党建引领业务新方法新思路,努力打造“护大地之基 筑绿色未来”的支部品牌;积极参加长三角农科青年学术沙龙、院青年科技论坛等活动,担任院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汇演、生态所在职和退休职工年会主持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爱岗敬业,服务大局,敢于尝试新领域,促进跨学科合作发展

张海韵于2018年加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环境监测团队,现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新污染物的生物应激策略和环境健康影响的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技术培育项目及农业科技创新支撑领域研究专项,曾主持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和生态所科技支撑学科创新专项,参与上海市级项目、院卓越团队、所揭榜挂帅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累积影响因子大于46,单篇最高IF为14.224,合作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专利18项,参与申报院科技成果奖1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农业产地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明晰了生物面对环境胁迫的应激策略,为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修复和农业绿色投入品的替代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在个人专长领域的研究基础之上,擅于学习和运用新兴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积极拓展研究方向,将农业、环境、材料、医学等领域的相关先进技术有效融合,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与发展。近年来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美国Rice大学及Arcadis环境咨询公司等保持着密切合作,在环境及材料领域合作发表了高质量研究成果。作为主持人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领域成功申请了市级项目1项,为后续深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在美国化学学会学术年会、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会议等做口头报告交流。

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作为骨干参加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担任闵行区土壤普查成果汇编工作的负责人,预计完成市、区土壤普查文字和图件成果10余项。参与国家农业环境奉贤观测实验站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丰富国家农业基础数据库,分析获得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参数。在院庄行综合试验站累计蹲点5个多月,并多次到崇明区、金山区开展田间实验和技术指导,调研设施果蔬基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情况,跟踪评估土壤中农药的残留和风险,为稻田蚯蚓养殖中化学农药的安全施用提供了实际指导。担任Agriculture期刊客座编辑和多个期刊审稿人,努力做一名学术质量的把关者、知识传播的推动者和学科发展的引领者。

d4e588c5998a4959b305c289d48d02c9.Jpeg

 6def01e620f9401daf5d2de5135ba84d.png

 ebbfe907d8c646d9a3152f611dc0e835.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