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科研项目>详细内容

科研项目

我院“十三五“水专项子课题关键技术通过第三方成果评价

来源:水生态工程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0-09-21 12:11:3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9月16日,为推进课题成果总结和集成,“十三五”水专项梅梁湾项目“滨湖城市水体出入湖河口水域生境改善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组依据国家水专项办《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委托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腾讯会议平台组织院士及知名专家对我院刘福兴研究员负责的子课题关键技术“基于活性过滤与生物反应的河口水质改善技术”等3项关键技术成果进行了评价。专家组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教授级高工,专家组成员有:北京大学郭怀成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杨林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胡正义教授、天津大学白玉川教授、广西大学胡湛波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王建芳教授。江苏省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相关同志、梅梁湾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及各技术负责人和骨干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俊力副研究员分别就技术基本原理、技术突破和先进性、已取得成果汇编及推广应用情况等向与会专家进行汇报。与会专家听取了技术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详细质询与技术交流。

专家组认为,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关键技术在参数和指标上有较大提升。专家组讨论后形成技术评价意见:①提交的评价材料完整、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②该技术从河口等局部重污染水域出发,提出了“活性过滤”的思路,以活性过滤系统、生物滤解带、原位生物反应系统为核心,开展了出入湖河口水体活性过滤技术、滨水生物滤解带技术、原位生物反应净水技术的研究,确立了技术单项和组合应用参数,可实现重污染水体透明度快速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强、水质改善且稳定的目标,推动了滨湖城市水体出入湖河口水域生境改善技术的发展;③该技术主要创新点:(1)以出入湖河口水域为对象,率先提出了“活性”过滤的思路,研发了“活性”过滤的成套设备,研究了生物絮凝剂反应的过程,确定了工艺运行参数;(2)通过投加有益微生物激活了水体本土微生物菌群,实现了改善和稳定水质的目标;(3)从物理-生物-基质及联动,构建了水质强化净化与长效稳定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具有一定的原创性;④该技术在无锡蠡湖、黑龙江镜泊湖、湖南大通湖等多地得到了应用,运行效果良好,技术就绪度达到8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最终,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对该关键技术的成果水平评定为“国际先进”,并出具了成果评价证书。

1ca75317708a41358eed6ef79e0e5312.Jpeg

e24fadd311a1475eabfa9f29a3683382.Jpeg

e95fe655b4714519a2bc0da90574cdd8.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