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生态所科技人员应邀参加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

来源:水生生物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6-09-27 10:46:07 浏览次数: 【字体:
生态所科技人员应邀参加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


     2016年9月19日-24日,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The 10th INTECOL International Wwtlands Conference, 10th INTECOL IWC, Changshu, China)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此次大会主题为“Hotspot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under Global Changes (全球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苏黎世、南非、朝鲜、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约800名湿地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此次大会围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湿地与全球变化、湿地在废水处理、生态系统服务和其他方面的广泛应用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我院生态所杨建军、周文宗、黄伟伟、刘娅琴等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邀请,出席了大会分论坛“乡村湿地价值重构专题研讨会”。会上,周文宗博士做了题为“Self-organized agriculture, a historical choice in th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 Take the production model of co-farming rice and finless eel as an example” 的报告,报告以稻鳝共作技术为案例,首次提出了“自组织农业模式”的概念。专题研讨会后,江苏省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常熟理工学院签署了“联合推动虞山镇乡村湿地生态修复与水环境创新治理相关工作协议”合作备忘录。生态所杨建军副所长作为我所代表签字。

作为适应流域治理的乡村湿地自组织农业示范案例,“稻-鳝共作”模式接受了来自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的点评。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人民政府组织专题讨论会的国内外专家参观考察了位于虞山镇中泾村的“稻-鳝共作”基地。

国际湿地大会是湿地科学应用领域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会议,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此次第十届湿地大会首次由亚洲国家独立举办,将对国内外湿地研究学术交流创新、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中国和全球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