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蛇蛉目巴依萨蛇蛉科
2020年8月22日,《生物多样性与进化》(Organisms Diversity &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A new and diverse paleofauna of the extinct snakefly family Baissopteridae from the mid-Cretaceous of Myanmar (Raphidiopter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白垩纪巴依萨蛇蛉科昆虫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并对其形态分化、单系性以及系统地位进行了探讨。
巴依萨蛇蛉科Baissopteridae隶属于蛇蛉目Raphidioptera蛇蛉亚目Raphidimorpha,是一灭绝科,此前已知7属23种,分布于早白垩世的南美与欧亚大陆,以及始新世的北美。该科多记录于印迹化石,本研究前仅1种记录于西班牙琥珀。缅甸琥珀蛇蛉目此前仅记录4属5种,但无巴依萨蛇蛉科记录。本研究通过对大量缅甸琥珀蛇蛉目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巴依萨蛇蛉科6属10种,其中包括5新属10新种,极大地提高了巴依萨蛇蛉科物种多样性的科学认知(图1–7)。
该科不仅物种多样性丰富,其形态特征也明显多样化。研究发现:(1)该科具翅斑物种;(2)体型最小物种;(3)头型特化物种;(4)第三跗节形态不对称特化或侧叶退化物种。
研究重新定义了该科的鉴别特征:(1)翅脉丰富;(2)单眼与翅痣横脉出现;(3)前翅M基干短于doi1;(4)前翅MP与CuA的夹角大于40度;(5)后翅MA与MP基部愈合;(6)雄性第9生殖叶退化;(7)雄性第9生殖基节贝壳状;(8)前跗节爪分叉。同时并对这些特征在蛇蛉亚目各科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1)、(3)、(4)、(6)、(7)、(8)可能是该科的自有衍征,支持该科的单系性。
基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外生殖器特征,对该系统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提出巴依萨蛇蛉科与现生的盲蛇蛉科具有较近亲缘关系。该研究为深入理解蛇蛉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卢秀梅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刘星月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三峡昆虫博物馆张巍巍先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美国堪萨斯大学Michael S. Engel教授参与本文研究。贾晓女士、夏方远先生、王宁先生、胡政坤先生、Mark Pankowski家族提供了本论文部分研究标本。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英才扬帆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
原文信息:Lu X M, Zhang W W, Wang B, Engel S M & Liu X Y*. 2020. A new and diverse paleofauna of the extinct snakefly family Baissopteridae from the mid-Cretaceous of Myanmar (Raphidioptera). Organisms Diversity & Evolution. https://doi.org/10.1007/s13127-020-00455-y
图1. 缅甸巴依萨蛇蛉Baissoptera burmana sp. nov. A. 整体图; B. 头与前胸; C. 翅; D. 跗节. 坐标尺=1.0 mm (A–C); 0.1 mm (D).
图2. 斑翅巴依萨蛇蛉Baissoptera maculata sp. nov. A. 整体图; B. 头与前胸; C. 翅; D. 跗节; E–G. 雄性外生殖器. 坐标尺=1.0 mm (A–B, E–F); 0.25 mm (D).
图3. 缅甸琥珀巴依萨蛇蛉科翅脉图. A–B. 缅甸巴依萨蛇蛉Baissoptera burmana sp. nov. A. 前翅; B. 后翅. C–D. 斑翅巴依萨蛇蛉Baissoptera. maculata sp. nov. C. 前翅; D. 后翅. 坐标尺=1.0 mm.
图4. 胡氏喙巴依萨蛇蛉Rhynchobaissoptera hui gen. et sp. nov. A. 整体图; B. 头与前胸; C. 跗节; D. 翅; E–F. 雄性外生殖器. 坐标尺=1.0 mm.
图5. 夏氏狭巴依萨蛇蛉Stenobaissoptera xiai gen. et sp. nov. A. 整体图; B. 头与前胸; C. 翅; D. 跗节; E–F. 雄性外生殖器. 坐标尺=1.0 mm (A–C, E–F); 0.1 mm (D).
图6. 缅甸琥珀巴依萨蛇蛉科翅脉图. A–B. 胡氏喙巴依萨蛇蛉Rhynchobaissoptera hui gen. et sp. nov. A. 前翅; B. 后翅. C–E. 夏氏狭巴依萨蛇蛉Stenobaissoptera xiai gen. et sp. nov. C. 前翅; D–E. 后翅. 坐标尺=2.0 mm.
图7. 巴依萨蛇蛉科物种多样性及演化史
方块数量代表每属在各对应地层的物种分布数,绿色方块代表白垩纪物种,橘色方块代表第三纪物种。整体图剪影代表属间体型变化,产卵器末端对应各自代表的属。头部剪影对应不同属的头型结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