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所科技人员应邀参加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
2023年2月16日,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文宗研究员作为特邀专家出席在福建宁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
这次大会由国家林草局主持召开,包含互花米草治理成效野外考察和互花米草防治工作会议两个部分内容,会议主题是总结交流各地互花米草防治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互花米草防治重点工作。大会明确指出,为提高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确保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我国启动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通过四年集中防治,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达到90%以上。
会议结束后,周文宗研究员接受了《绿色中国》记者的采访,提出互花米草治理要走“因地制宜、精准防控、产业利用”的综合治理道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团队将围绕“安全高效的新型除草剂及低成本高效收割和运输装置研制、原位和异位资源化技术、乡土植物恢复技术和动物栖息地营建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坚克难,为互花米草治理提供上海农科院的方案。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具有根系发达、耐盐耐淹、繁殖力强、种群扩散快和入侵力强等特性,现已成为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最严重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自1979年引入以来,在我国沿海地区迅速扩张,已成为沿海滩涂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据初步摸底,全国互花米草面积约6.8万公顷,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和山东等省份有大面积分布,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