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5日,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这是我国菌物学界的一次年度盛会,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的9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我院食用菌所20余名科技人员也参加此次会议不同研究方向的分会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张劲松研究员等10余名科技人员分别在食用菌分会场、菌物组学分会场、菌物化学与药用真菌分会场作了口头学术报告,另外多名科技人员也以学术海报形式交流...
-
按照院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和工作安排,食用菌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鲍大鹏,所长张劲松,副所长黄建春、宋春艳,分别于7月24日和7月29日,在食用菌所118室为所在支部党员上了党课。鲍大鹏同志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长征路上》的主题,和支部党员同志们分享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认识和体会,讲了当前食用菌所在建...
-
7月26至27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品种改良岗位成员,上海市产业体系香菇专业组组长,院食用菌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宋春艳赴湖北省远安县调研食用菌产业发展并开展技术交流。宋春艳副研究员走访了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食用菌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菌种品种、菌种生产工艺、菌棒生产及出菇情况。并参加了由远安县食用菌协会组织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
7月17日-20日,2019年度“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野生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栽培岗位科学家谭琦研究员和香菇育种岗位科学家陈明杰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一行6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包括食用菌种质资源深度评价技术研讨、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采集及南昌试验站示范基地-井冈山市益生缘灵芝生态有限公司观摩三部分。在技术研讨部分,...
-
关于近期上海市民因毒蘑菇连续中毒事件,2019年7月15日,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会同杨浦区疾控中心,接受了上海电视台采访。李传华从误食的野生毒蘑菇肉褐磷环柄菇的生境、时间、地点、气候、温湿度等方面对此种毒蘑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历年的中毒情况进一步介绍了该种毒蘑菇中毒案例、治疗及防御措施,同时通过电视台向市民进一步澄清了识别毒蘑菇的误区,并呼吁市民对不认识...
-
7月1日-5日,2019年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维权执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贵阳举行。培训班由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厕所贵阳分中心承办,旨在加强植物育种人员对植物新品种维权执法的认识,有效提升品种权人和基层执法人员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维权执法能力。我院DUS测试上海分中心主任陈海荣、食用菌所科技人员吴莹莹、杨瑞恒与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研究院所、种业...
-
在2019年7月7日至8日,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会同杨浦区疾控中心、上海大学等人员于杨浦区和宝山区等地进行毒蘑菇调查和采集,收集了大量肉褐鳞环柄菇等毒蘑菇,并在调查采集的过程中对周围的市民进行毒蘑菇警示和科普,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更多的人误食。因进入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7月以来上海部分地区进入毒蘑菇高发阶段,自7月1日至7日,相继有杨浦区、宝山区等地至少3个家庭4...
-
在2019年6月2日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召开的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上,食用菌所李传华副研究员被聘任为该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是专门致力于研究菌物特别是大型真菌的学术型学会组织,主要进行菌物多样性、分类、系统学、区系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
2019年6月4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邀请本市种子站新品种认定领域的有关专家,对我所最新驯化的中国美味蘑菇新品种“申美1号”进行了现场考评。“申美1号”是从甘肃采集野生子实体经分离、驯化及系统选育获得,在现有栽培条件下,该品种为中温型,生长周期短,菇型较大、圆整,颜色乳白,有少量鳞片,质地紧实,香气浓郁。与会专家实地查看了位于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
-
2019年5月27-28日,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青岛市即墨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2019年山东省食用菌菌种企业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班在青岛市即墨区举办,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山东省各地市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本次培训主要是为提高山东省菌种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李玉,应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邀请,参加培训班并授...
-
5月23日上午,永胜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忠一行来我院食用菌所考察。我院谭琦副院长、科技兴农办谢祝捷副处长、食用菌所领导班子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进一步提升永胜县食用菌种植技术水平,突破当地食用菌种植瓶颈制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展开交流。张劲松就我所的学科建设、重点任务、科技服务等作了简要介绍。冯忠对目前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种植技术等作了沟通交流。双...
-
5月15-17日,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宫志远(邹城市科技顾问)、邹城市科技局局长朱红卫一行到我院食用菌所考察交流。食用菌所所长张劲松、书记鲍大鹏、副所长宋春艳、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陈明杰接待了来宾。座谈会上,朱红卫介绍了邹城市的食用菌产业情况及在食用菌品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张劲松就食用菌所的学科设置和研究方向做了详细介绍。 双方就可能合作的...
-
5月11日,食用菌所宋春艳副所长赴河南调研食用菌所成果转化合作企业——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对公司所属的潘河、营子两个出菇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自2016年始,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同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以自主选育 “申香215”为主推品种,采用“品种+配套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式进行系统化技术服务,并派驻科技人员指导企业生产。目前,公司已有标准化...
-
经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定量遴选、专家定性评估,《食用菌学报》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是我院现在唯一的CSCD来源期刊。《食用菌学报》是食用菌学科唯一一份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94年,主要刊登国内外食用菌遗传育种、种质资源、设施栽培、菇房管理、病虫害防治、生理生化及产后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4月20日,以“破解新技术、布局新市场、洞察新消费”为主题的2019第四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在陕西榆林召开。我院食用菌所郭倩研究员等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食用菌学报》主任王瑞霞编辑被邀请参加了羊肚菌消费和文化发展圆桌论坛。据了解,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秋季全国羊肚菌栽培面积在12-14万亩之间,在生产栽培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羊肚菌市场却并未得到很好地开发,大众对羊肚菌...
-
4月21日下午,在陕西榆林人民大厦召开了中国菌物学会菌文化分会成立大会。我院食用菌所王瑞霞编辑被推选为菌文化分会副会长。据悉,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会已于2018年12月1日决定同意成立中国菌物学会菌文化分会。远古的歌谣、神话传说,海外的雕塑,石刻;汉、唐、宋、明、清的诗词,元明清时的故事、戏曲,谚语,古代文献记载,古籍专述;清代末年,民国时代菌类的技术更新,新中国成立...
-
为响应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落实我院的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3月29日,食用菌所张劲松所长与所科技人员唐传红副研究员、周帅副研究员和谭贻博士赴崇明区港西镇,与副镇长康乾就解决港西镇生态林的效益问题、北双村嘉灵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灵芝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的问题及建立专家工作站的事宜进行了探讨。港西镇位于崇明岛中部偏西,其第一产业为农业种植业,近年在积...
-
4月4日下午中科院赵国屏院士、中科院上海植生所周志华研究员在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食用菌所副所长黄建春研究员,食用菌所科技人员邹根、陈辉、张津京的陪同下,赴崇明调研我院利用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生产及羊肚菌的出菇情况。赵国屏一行先考察了体系崇明试验站在港沿镇的大球盖菇利用稻秸秆栽培的“大田模式”;接着到我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上海菇林源菌业专业合...
-
4月4日上午,食用菌所举办捐赠陈梅朋先生学术藏品仪式。食用菌所大厅内,气氛庄重。陈梅朋先生雕像前,鲜花簇拥。出席本次仪式的嘉宾除了陈梅朋先生的家属外,还有方炳初、潘迎捷、谭琦等历任所长;盛进之、金胜男、蒋书洪、吴碧芬、刘红等历任书记;以及施国粹、张引芳作为副所长代表、我所现任的所领导班子和职工代表40余人参加了活动。总支书记鲍大鹏主持仪式。会上,陈梅朋先生的...
-
3月18日下午,我院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主任尚晓冬研究员及科技人员于海龙、李巧珍赴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的下属公司天方健(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就承担的《高多糖低重金属香菇品种的选育及标准化配套栽培初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展进行交流,天方健(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质量与种植模式总监郭爱玲参加了接待。项目承担人李巧珍助理研究员就项目2018年进展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
用户登录